2)第六百八十五章 修改政令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案。

  我们只有这样做,国家的制度才会越来越先进。”

  顿了顿,李景接道:“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步要一步一步地走,现在税率这一块归户部管,你们重新制定税率还是要以户部的意见为主,你们要是不尊重他们的意见,他们不配合你们,你们也干不成这件事。

  不过你也不必担心他们会全盘否决你的意见,毕竟你是以我的幕宾的身份牵头去做这件事,代表的是我的意思,他们要是否决你的意见就是否决我的意见,他们不会做这么糊涂的事情。”

  黄宗羲闻言轻轻叹了口气:“大人,学生以前跟一些朋友谈论大人施政,都认为大人行事急切,现在才知大人做事实在是稳重至极。”

  李景摇摇头笑道:“你们有这样的看法也不能算错,我以前颁布的那些政令确实很急。不过你们不知道我颁布的那么些政令有很多都是临时的,等国家慢慢稳定下来,是要重新进行修改的。”

  “政令岂是儿戏,怎能随便更改?”黄宗羲惊道。

  李景笑道:“政令一经颁布,确实不能轻易变更,不过那要看什么情况。

  你知道我初掌朝政的时候大明是什么状况吗?当时国库一两银子没有,而且还拖欠了数十万士兵几个月的军饷,军队随时可能哗变,事实上已经有军队开始哗变了。西北数省连年旱灾,而国家却拿不出粮食赈灾,以至于很多地方不断爆发民变。

  赤生,国家出现如此局面,换成你处于我的位置,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黄宗羲摇摇头:“学生不知如何解决,哪怕学生知道大人颁布的那些政令,但是换做学生坐大人的位置,照样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因为学生既无大人那样的胆量去颁布那些政令,又无大人那样的能力去推行那些政令。”

  李景笑了笑:“有时候胆量都是‘逼’出来的,如果我不能尽快筹措到银两发放军饷,尽快安抚住百姓的心,那大明就无‘药’可救了。所谓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所以我颁布了很多非常苛刻的政令,但是这些政令只能用于一时,当国家安稳下来以后,再施行那些政令就不合适了。

  另外,现在大明有很多政令引用的是我在平阳府时颁布的地方法令,这些法令在平阳府施行可能没有问题,但是却未必适用于整个国家,因为各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而且那些政令是我多年前制定的,那时我年纪尚轻,考虑问题还不成熟,所以,这些政令日后必然要进行调整。

  不过说实话,在大明到底应该推行什么样的政策,我也在慢慢‘摸’索。而且光靠我自己‘摸’索不行,要大家集思广益才行,尤其要多听取那些专业人士的意见。

  那什么是专业人士的意见呢?我打个比方,比如说我们要引进一种新的农作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