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5章 万贯家财不留后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投资,就是不用朝廷出钱,这样以后我用这个技术,别人就无话可说了是吧。”

  李景点点头:“正是如此,不过我说实话,单凭你这十来万两银子,恐怕还不够。我是这么想的,这个技术,科院和朝廷怎么也应该得些好处才是,科院没钱,就出技术,朝廷出一部分研究的费用,我个人再补贴一些,加上你这十万两银子,咱们凑三十多万两银子出来,最后的利润由你和科院还有朝廷各拿一部分,你看如何”

  “那你的钱不是白投了么”朱由检道。

  李景摇摇头笑道:“皇上,我跟你说句实话,其实我并不准备给儿孙留太多的财产。”

  “你不把钱留给儿孙,那留给谁”朱由检奇道。

  李景叹了口气道:“我怕儿孙们日后生活无忧之下会不求上进,沦落为坐吃山空的败家子儿。那样的话,给他们留太多的钱等于是在害他们。因此,我打算把钱捐给国家,捐给科院做研究之用,既是捐献,那我还要什么分红。”

  朱由检闻听不禁默然,实在想不出李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在朱由检想来,做父母的给儿孙攒家产乃是天经地义之事,不想李景居然不准备给子女留财产。

  要知道李景的产业可不是一天两天积攒下来的,李景曾经说自己十年积聚,就是说李景攒下这些产业至少用了十年的时间。

  以李景的能力经营了十年,具体财产到底有多少,恐怕李景自己都算不清楚,朱由检虽然也不清楚,但大概数字还是能猜得出来。

  单凭马五每年能拿出十余万两银子补贴他,就可以看出景记商号的利润有多高。朱由检保守估计,京城的景记商号每年的利润怎么也得有三四十万两银子。不然的话,马五如何能不断增开那么多店铺,置办那么多的产业

  李景的产业遍布大明十三个行省,别的省份就算没有京城的利润高,至少一半应该是有的,保守一点计算,一个行省一年按二十万两银子来算,十二个省就是二百四十万两。

  利润是二百四十万两,那投入的钱财至少应该是利润的五倍,甚至。

  也就是说,如果李景把家产全部卖掉,换成银子的话,至少能有一千万两银子以上。

  一千多万两银子,说不要就不要了,朱由检想不佩服都难。

  不过李景的话对朱由检的触动也很大,当年,太祖朱元璋如果不是为后世子孙考虑的太多的话,那些藩王的后代怎么也不至于净出些废材。

  想起在平阳府看到李景的子女,朱由检对李景不由得更加佩服。

  李景对子女的要求极严,尤其对长子李安国,要求的格外严格,李安国从小就跟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在普通的堂读书,玩耍时也是跟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们在一起。

  如果不是有人告诉朱由检,人堆里的孩子是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