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75章 万贯家财不留后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景的儿子,打死朱由检也不相信李景的儿子会跟普通孩子混在一起玩耍,朱由检怎么也想不明白,李景为什么要这样教育儿子。

  其实,不光是朱由检想不明白,几年前,当李安国到了启蒙的年纪,李景把儿子送到堂的时候,就连跟随李景多年的老兄弟也想不明白李景为什么不在家里请先生教导孩子,反而把孩子送到堂。

  要知道,在堂里教书的大多是童生,这些人连秀才都考不中,能教孩子什么问。也就能教个百家姓和三字经啥的。

  眼见自家的孩子在家里跟先生整天循规蹈矩的读书习,李景的儿子却在堂里玩耍混日子,高奇等人终于坐不住了,一起找李景询问,为何放任儿子不管。

  对此李景的解释是,李安国只有五六岁,正是玩耍的年纪,让孩子整天背诵诗,实在是在难为孩子自己想让儿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另外,李景还告诉高奇等人,自己并没有打算让李安国将来接自己的班儿。李景说,如果李安国不是从政的材料,把他强推上去的话,对李安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至于李安国将来如何,一切顺其自然。

  可惜李景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反而引来一片指责。要不是李景多年积威,高奇等人都可能对李景报以老拳。

  对此,李景只有无奈苦笑,知道高奇等人虽然跟随自己多年,但是终究理解不了自己的想法。

  而高奇等人眼见说服不了李景,当即找袁可立商量关于李安国的教育问题,并且得到了袁可立的支持如果说这世上还有一个人能管得住李景的,恐怕也就是袁可立了。在李景家里,袁可立说话比李景还管用。

  在袁可立出面斡旋之下,李景终于妥协,答应李安国从堂回来以后,再找个先生教导李安国。

  其实,家里有袁可立这样的人,哪里还用得着请先生另外,让别人教育李安国,袁可立也不放心,自然是亲自出马。

  袁可立不光亲自教导李景的儿子,还让徐光启等人不时到李府给李景的儿子授课。

  有袁可立和徐光启这样的老师教导,李安国确实比很多同龄的孩子懂得东西。

  朱由检在平阳府看到李安国的时候,在孩子堆里倒是没觉得他跟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但是等李安国单独见他时,朱由检便发现李安国的言行举止非常沉稳,俨然有乃父之风.

  跟李安国比起来,朱由检自知自己的儿子远远不及。

  倒不是说自己的儿子朱慈娘比李安国笨,更不是说朱慈娘受到的教育比不上李安国,而是朱慈娘生活的氛围不及李安国。

  由于经常跟普通的孩子们一起玩耍,李安国的性格十分开朗,远不像朱慈娘那样己经被各种规矩管畏了,看到大人长辈便束手束脚。

  朱由检是什么人那可是多年的政治老手,很快明白李景为什么这么教育自己的儿子。

  李景本身是从底层起家,对下层人群的生活十分了解,所以他的施政方略都是倾向于老百姓,因此李景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李景让儿子跟贫民的孩子一起上,其实是为了让儿子了解底层人群的生活状况。将来李安国如果接替李景的位子,由于知道底层的生活是怎么回事,就知道应该如何对待老百姓。

  收起。.。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