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5章 伏击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力得到质的提升,见蒙军前来,曹变蛟充分发挥远程优势,不待接敌,便是一通乱枪,当即撂倒数百蒙军。

  待蒙军慌乱之际,曹变蛟挥军而上,一通大砍大杀,将蒙军打的抱头鼠窜。

  明军的表现大出皇太极的预料。

  在皇太极看来,大明最能打的部队只有关宁铁骑,不过这支部队人数不多,只有六千来人,其中大部布防于山海关,另外一小部分掌握在曹诏的手中。

  什么时候大明又冒出一支比关宁铁骑还能打的部队了

  仔细询问了一下这支部队的情况之后,皇太极决定吃掉这支部队。

  皇太极认为:这么有战斗力的部队大明决不会多,可能只有这三千人。否则的话,大明岂能让自己从容平定漠南,统一蒙古诸部

  将一切危险扼杀于萌芽之中,不能任其发展壮大,皇太极几乎在第一时间便做出了决定。

  随即皇太极迅速整顿兵马,抽调女真正蓝旗,镶白旗,镶红旗各一部为主力,蒙八旗三旗为辅,向曹变蛟所部发起攻击。

  曹变蛟见敌上钩,略做抵挡便指挥部队撤退。

  正常来说,明军来露败象便行撤退定然有诈,皇太极也不是傻瓜,岂会轻易上当,只不过大同以北地区地势平坦,几无埋伏之所,就算有埋伏,在如此开阔平坦的地形,骑兵随时可以逃出埋伏圈。

  皇太极略作考虑,便下令追击。

  在皇太极想来,只要能吃掉这支部队,就算略有损伤也是值得的。

  不过皇太极没想到的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景和曹诏才施行了诱敌之计。

  这段时间李景几乎每夭都在研究皇太极的性格特点。

  皇太极继任以后,秉承布尔哈赤的遗愿,一心将要吞灭大明取而代之。

  在这个过程中,皇太极先攻朝鲜,后攻蒙古,用意无非是剪除大明的羽翼,减少大明对自己的威胁。

  另外在攻打蒙古之前,皇太极还趁皮岛总兵黄龙主力部队不在身边之时,采纳孔有德的建议,突袭旅顺。

  黄龙猝不及防,数战皆败,弹尽粮绝,最后自刎。

  在拔掉黄龙这根刺以后,皇太极方敢倾后金主力往征蒙古。

  而且在此期间,皇太极打压异己,巩固权力,李景通过皇太极这一系列的行为,断定皇太极必不容对他有威胁的存在。看到大明有此强军,必然要除之而后快.

  正是基于此,李景才制定出这条诱敌之计。

  对李景的分析判断,曹诏深以为然。

  曹诏跟东虏作战多年,对这些半野蛮半开化的女真人非常了解。

  东虏跟流寇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东虏有战略目标,而流寇没有,所以打流寇可以说既容易又不容易。

  说容易是因为流寇由于没有目标,就不会集中全力为目标奋斗,战斗力自然要差上许多,官军只要是实力差不多,就可以打败他们。

  说不容易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