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7 十里沟 水火街_1871神圣冲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因为时代的选择,自发的变成了目前海京最大的贫民窟之一,当然或者按海宋皇报说法是“强力崛起的工业新区、远东皇冠上的又一颗明珠”——视角不同嘛。

  但是十里沟也不只是无边无际的棚子与恶臭,贫民窟绝非是等死的废人聚集之地,那是集中营或者战乱流民聚集处。

  这里可不是饿殍候选人的等死处,恰恰相反,贫民窟是劳动力的宝藏:聪明的工人、骡马般的苦力、勤奋的保姆、贴心的仆人,甚至于无生育能力老爷的小公子,全部都可以由这里诞生,而且极度廉价。

  于是在棚子外围不停建起简易木楼、四合院、乃至西洋样式的商店建筑,因为工厂货物卖出去了、老爷们舒心了、小老板们赚钱了,那么以工资为形式的银钱就流入了这片贫民窟,不停有干得好的人成了熟练工、管事乃至老板,那他们需要的是更好的房子;而且为工人们提供服务的餐馆、米粮、理发店等等不也需要店面吗?中外房地产商很精明,工业区与贫民窟形成了均衡,那么也与大大小小出租房屋的房地产业形成了均衡。

  “有人才有财,贫民窟就是个聚宝盆。”工商业内的谚语。

  水火街原本因为简陋,被偷懒的画图员懒得起名分段,从而在地图上画得太长,它现在就成了这贫民窟的脊椎骨,远处靠江海码头的工厂区者成了心脏,在脊椎骨和心脏之间自动生成了内脏与下水,十分肮脏,但那就是金钱海洋的动力之源;

  围绕脊椎骨的,总是漂亮的皮肤和神经,那就是北面工厂主和地产商的豪宅区;

  这就是金钱海洋的美丽外表下的构造,足可以不“愧”于“明珠”二字,放眼目前全球而言,也不会“愧”。

  最早来的美孚因为地皮升值,倒手赚了一笔搬走了,但是他留下了遗产:就是水火街这些十里沟地区还是有很多做煤油生意的店铺,还是卖的美孚水火,每天各地小商贩过来进货,有杂货店的坐商,也有提着拨浪鼓走街串巷的行商,就靠这些蚂蚁般的下层人,美孚在没有汽车没有飞机没有内燃机的时代,就几乎把自己的石油产品买到了世界各地的偏远角落,原住民也许一辈子都没见过机械表,但是他们知道水火,会购买这种比蜡烛照明效率更好的水一样的玩意,渗入式营销也许得称之为石油业崛起的早期法宝。

  因此,水火街上总是一股浓重的煤油味道,连街道上泥土都看起来油渍渍的,连南方的多雨都改变不了这个渗入地表的属性。

  这个时候,远远传来了钟声,咚咚咚咚咚,五声,很多看起来穿戴体面的人在油渍的街道上停住脚,不约而同的掏出怀表对起表来。这钟声是前年浸信会十里沟分堂新修教堂的顶楼大钟,也使得十里沟的居民们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