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2章 卢罡的后知后觉,晚了_大唐之摊牌了朕真不是你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日。

  朝会。

  即将结束。

  唐俭突然道:“陛下,老臣有一谏言。”

  “说!”

  李二抬手示意。

  唐俭雄赳赳气昂昂昂的道:“哎呀,科举制有弊端,老臣有良策可改良。”

  轰隆——

  朝中炸裂了。

  腻嘛!

  你一个户部尚书,和科举制杠什么?

  而且,科举制乃是一国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

  所有人心里都在猜想,莫不是唐俭一把年纪,想要更进一步。

  因此,才动科举制?

  可是,一个不好,就是万丈深渊啊。

  不过,诸如长孙无忌、房玄龄还有杜如晦,以及吏部尚书豆卢宽,这几个人却稳如泰山。

  唐俭不待众人反应过来,就已经洒洒洋洋的道:“陛下,如今考生想要参加科考,基本上还要投行卷。公卷一事,老臣就不多言了。”

  “可是,行卷使考生和接受行卷的公卿大臣形成了师生关系。”

  “这本并无不可。”

  群臣心里腹诽。

  行卷就提出来,莫不是有大手笔?

  这简直就是把满朝文武,甚至士族门阀暴露在阳光之下。

  “然而,科举制乃是出自朝廷,出自陛下。”

  “老臣以为,为了大唐的读书人能够更好的报效朝廷,老臣建议陛下规定,从此以后,天下读书人,人人皆可参加科考,不必投行卷。”

  轰隆——

  晴天霹雳有没有!

  天雷滚滚有没有!

  唐俭却还没有罢手,继续道:“考官审核试卷时,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一切信息过于明朗。”

  “为了公平公正,老臣建议采取糊名制。顾名思义,将考生试卷上的一切信息盖住。等试卷阅览结束,在三省六部各主官同工见证下揭开糊名。”

  窝嘈!

  又是一个巨雷。

  诸位朝臣有点消化不了了。

  这刺激有点大。

  唐俭还不罢休,继续道:“另外,臣建议状元、榜眼、探花,可上殿由陛下出题考核,再论排名。”

  “从此,他们就是天子门生。”

  “往后,大唐的读书人人人皆以天子门生为荣。”

  后半段,是李易欢没讲完的话。

  私底下,他对老爹说了。

  当日,唐俭匆匆儿去。

  李易欢没来得及说。

  此时此刻。

  吧嗒——

  诸位大臣下巴全掉了。

  这这这……

  唐俭这个老匹夫啊!

  砸了大家的碗啊!

  李二高声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如何?

  并不如何!

  许多朝臣正要反对。

  尤其是五姓七望的出身的朝臣,心里太明白唐俭这个歹毒计策的真正用意。

  必须阻止!

  长孙无忌突然道:“臣以为可!”

  房玄龄出列道:“臣附议!”

  杜如晦也道:“臣附议!”

  甚至,连一群武将一个个都蹦出来了。

  最近一些时日,这些武将都在练兵。

  今日,全来了。

  这群武将,在活土匪程咬金的带头下,像是排练好了一样,齐声高呼。

  “臣附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