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8章 大唐将帅10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裕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特别是那些贩卖包治百病的圣水的家伙。李德裕是抓住一个,惩办一个,决不允许僧人在他的地盘上招摇撞骗。

  太和三年(公元829)年,由于李德裕在地方上成绩出色。被封为兵部侍郎,裴度推荐他做宰相,当时任吏部侍郎的李宗闵得宦官助力,

  抢先取得宰相之位,极力排挤李德裕。李德裕外放为郑滑节度使,太和四年(公元830年),李德裕成为剑南西川节度使。

  西川位置险要,与南诏和吐蕃分别接壤,在此之前,南诏入寇,打败杜元颖,继任的郭钊又生病不能理事,李德裕接手的是一个民不聊生的烂摊子。

  李德裕率领众人,在清溪关(今四川汉源南)修筑堡垒。利用地形优势阻挡南诏的进攻,形成一夫挡关、万夫莫开的局面。

  李德裕为了熟悉地形,亲自走遍这里的山山水水,绘制成地图,上报给朝廷,向唐文宗提出了一条又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议。李德裕还选拔民兵,

  缓则农,急则战,谓之“雄边子弟”,大大增强了唐军的战斗力。短短的时间内,当地就呈现出百业兴旺的局面。太和五年(公元831年),

  吐蕃维州守将悉怛谋投降唐军,李德裕得到了吐蕃的维州城。正可以借此扼制吐蕃的进攻,可惜的是,宰相牛僧孺满怀私心,不以国家为重,

  竟然劝说唐文宗归还维州给吐蕃,遣返了全部吐蕃降卒。致使他们回去后尽数遇害。李德裕怒不可遏,党争从此愈演愈烈。唐文宗也后悔莫及,

  他意识到李德裕的做法是正确的,遂封李德裕为兵部尚书,将牛僧孺贬官外放,李德裕随后也当上了宰相,这是他第一次出任宰相,然而,

  唐文宗对他达不到推心置腹、信任有加的地步,他很快就被外放为镇海节度使(笔者在镇江还参观过李德裕建造的铁塔),

  直到公元840年唐武宗上台,李德裕二度为相,才有机会尽展其才,协助大唐帝国渡过一个又一个惊涛骇浪,显示了惊人的执政能力。

  会昌年间,回鹘发生了一系列变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公元821年,回鹘崇德可汗即位,迎娶了唐宪宗的女儿太和公主,大唐与回鹘处于和平共处的状态。但是,回鹘国内连年遭灾、动荡不已,

  公元840年,黠戛斯攻破回鹘,杀掉了回鹘可汗,诸部离散,乌介可汗挟持太和公主来到大唐边境,请求用回鹘妇女和珠宝来交换唐朝的粮食。

  李德裕认为,回鹘曾有大功于唐,应以仁义待之,唐武宗就借给了乌介可汗二万斛粮食。不想,乌介可汗吃饱喝足,竟然带兵抢掠云朔之地,

  在李德裕的调度下,河东节度使刘沔的部将石雄率部痛击乌介可汗,回鹘军被打得一败涂地,乌介可汗逃之夭夭,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