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危局_珍妃强国攻略(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是坐在颐和园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太后,就真的信了奕劻的鬼话,以为意大利多么多么厉害——两次鸦片战争,清朝都被英国打得呱呱叫,这个意大利居然比英国还厉害,这不是分分钟踏平中国的节奏吗?惹不起惹不起。

  太后下旨让奕劻“小心周旋,力图避免战祸”。于是以奕劻为首的总理衙门,坚决贯彻落实太后的旨意,险些在谈判桌上将整个三门湾拱手相让。

  载湉忍无可忍,终于在《申报》上掀了奕劻的老底。仅仅五天时间,此起彼伏的抗议活动就蔓延全国各大城市,“庆亲王”三个字一下变得比臭鸡蛋还臭,全国百姓都恨不得踩两脚、还要吐口唾沫的那种。

  载湉看到这份折子的时候,险些把养心殿的御案都掀了——拜托!人家不列颠是大西洋的国家,在意大利家门口的地中海里一战,英国当然不是对手!你是在侮辱朕的智商吗?!

  要是把船都凿沉了打,或者把船都开到陆地上打,英国还不是大清的对手呢!拿这样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场景,来估计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意义何在?

  然而意大利人不会因为奕劻坏了名声就打道回府,只要能让清廷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他们才不介意是岳飞签的,还是秦桧签的。

  载湉匆匆下了景山,一头扎进景仁宫找爱妃商量对策。

  清朝的总理各国事物衙门,类似于后世的外交部,身为总理大臣(外交部部长)的奕劻,在过去的几年里利用职务之便,勾结英商走私烟土(鸦片),获利无数。

  后来他们的走私船在海上遭遇风暴,不得不向一艘过路的意大利船只请求帮助。意大利人撞破了奕劻和英国人的py交易,拿住这个把柄威胁他,要求租借浙江的三门湾作为海军基地。

  奕劻为了保住自己的帽子和银子,竟然拿祖宗疆土作为筹码跟洋人交换,在给太后和皇帝的奏折中故意夸大意军的实力,说什么意大利是世界一流海军强国,“若是地中海一战,不列颠(英国)亦非其对手”。

  翁同龢猛然意识到自己冒昧了。皇帝已经长大成人,他有权力选择学什么、跟谁学,自己只能提供建议,不能再替他做主了。

  翁同龢不由泛起一丝“儿子长大往外飞了”的酸楚。好在文廷式十分谦虚地拱手道:“翁先生教训得是,学生鲁莽了。日后行事一定以皇上安危为重。”

  然而载湉毕竟不是后世的小学生。

  在早熟的满族人中,虚岁刚满二十的皇帝,已经是不折不扣的成年人了。三年持续不断的学习,让他身上浮躁冲动的气质消退不少。原本柳条一样瘦弱稚嫩的身板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也开始不断发育生长,逐渐显露出青年男子的挺拔与稳重。

  三年了,每次都是这几句话,就差一句“老夫怎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