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三章 遥想公瑾当年_一品布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是水上战斗的肉搏。两船靠近之后,拍杆重砸,刀剑厮杀。

  “李舵主,火舫之计,当真不可么。”

  “开道的楼船包了兽皮,短时内无法打起火势。小东家,你我都知,这次的水战,唯一能借势的,便只有一场火。但这场火要怎么烧,方能烧得起来,这才是关键。”

  徐牧皱住眉头。

  公瑾当年用的是诈降,他诈个鸡毛?以陈长庆的性子,哪怕派十个降将,他都会一个不剩地捅了。

  深仇大恨,八辈子都解不开。

  让韦家打造的三艘盾船,是他最后的倚仗。但战场瞬息万变,三枚小棋子,一着不慎,什么作用也起不了。

  “时间已经不多。”

  亭子里,徐牧和李知秋两人,蓦然都起了身,并肩而立,看去外头的雨幕。

  “徐将。”

  这时,原本在操练的于文,匆匆走了过来。

  “暮云州的讨逆诏书。”

  “湿的?”

  “借了风势,用干葫芦装着,沿着江面漂过来。至少……有数百个,许多百姓都捡着了。”

  徐牧皱住眉头,接过于文手里的诏书,打开一看,内容并无意外。

  无非是奉了皇帝的圣旨,起百万兵甲,讨逆他这位反贼罪臣,又让蜀州的三王,一同起兵里应外合,四面攻杀白鹭郡。

  “蜀中的三王那边,暂时不用担心。”李知秋看过之后,声音凝沉,“还是先前的说法,陈长庆号称百万兵甲,但加起来,不过是暮云州,沧州,以及被招安的江匪溃军,人数约在二十万余。”

  “但这讨逆的诏书,应当是广布天下了。”

  “独眼狗很有信心。”将诏书撕碎,徐牧刚要伸手,司虎急忙跑到另一边。

  怔了怔后,徐牧将碎纸扬入雨水里。

  “独眼狗?这诨号不错。你请刺客,捅瞎了他一只眼,他估摸着要恨你入骨,八辈子不死不休。”李知秋也有些好笑。

  “只可惜没捅死。”

  “小东家,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鼠胆的人,为何突然要昭告天下,带大军来蜀州讨逆?”

  “一,你我势弱,像刀俎上待宰的鱼肉。二,他想趁机占了蜀州。三,陈长庆不满足挟天子,他想做皇帝。”

  “有理有据。”李知秋脸庞微微发涩,“时势造英雄,更多的,却是造枭雄。但这天下,若是想安稳无虞,要太多枭雄无益。”

  “这万里江山,又将变得万里硝烟了。”

  徐牧静默而立。

  ……

  内城同样下了一场雨。

  接过讨逆的昭文,常四郎眉头皱起。

  “仲德,你怎么看。”

  “陈长庆此人,狼子野心,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袁安这个傻子,被人挟了,还偏偏跟个蠢夫一样。”常四郎将昭文撕碎,“号称百万兵甲,近万艘战船,小东家打得过么。”

  在旁的老谋士,沉思了番,“以暮云州的军势,约莫在二十万左右的兵力,战船的话,也当不会有万艘。不过,对于小东家而言,确是一个天大的数字了。”

  常四郎脸色踌躇,许久,才重新系上袍子。

  “仲德,我想救小东家。”

  老谋士摇头,“主公,在内城一带,调兵去了河州边关之后。哪怕加上刚募的新军。我等的兵力,也不过七万人数。另外,内城虽然临近纪江,但并无什么战船,即便是有,也无法以水路通达襄江。”

  “莫非是说,要背着干葫芦血战么?但未雨绸缪,主公确是需要打造战船了。”

  后半句,常四郎明显没听下去。系好袍子,他缓缓起了身,只走了几步,一声浓浓的叹息,熏满了整间屋子。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