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5章 岂可轻动_寡人有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闽浙之民,疾海禁之苦久矣。两省多山少地,海之于两省民者,尤如田地于农夫也。朝中诸公若有闽浙之人,陛下一问便知。自海禁以来,民无片板下海,而倭人来去自如。海岸绵长,倭寇竟可随意上岸劫掠。此非倭寇狡猾,实为海上无人,消息不通也……臣痛陈海禁之数弊而无一利,若开海,则诸弊尽除,百利丛生。臣祈陛下念东南各省之民生,准予开海!”

  大明朝的朝堂之中,关于开海之事早已经不是第一次讨论。每隔几年,都会有人上书开海。

  只是大家写奏折,都比较客气,没有象这位御使这样写着圣天子如何如何。仿佛若是不开海,便不是圣天子一样。

  大明的文士向来狂傲惯了,往往以受过皇帝的廷杖为荣。这位御使也不例外,奏折有用没用先不说,打算借机给自己也扬扬名。

  可是嘉靖却并没有让人打这个御使,而是将开海的奏折留中,又让内阁讨论。

  御使已经做好挨揍的准备,却发现好象没他什么事了。

  其实这位御使,也错怪了嘉靖。这在位的数十年里,嘉靖早就见惯了这种邀名卖直的文官。因此,这奏折尽管写的有点道德绑架的嫌疑,嘉靖也没有立刻处置这个御使。

  至少要与内阁拿出个结论来,再据此决定对这个御使是打一顿,还是夸两句。

  “开海之利朕也深知,奈何海禁为太祖之制。我若允了开海,岂不是有违祖制?”嘉靖心中很明白,只是并不想违了祖制。

  并不是他不想开海,而是为了防人之口。

  前任正德皇帝无后,他这个堂弟才能上位登基。嘉靖又为了给自己的老爹上个帝号,与朝臣大闹数场。若是再违背祖制开海,真不知道这些读书人在史书上,会怎么编排自己。

  养心殿里,只是嘉靖与三位阁老,讲起话来也不用有什么顾忌。

  “老臣觉得,开海之事可以从长计议。”徐阶没等严嵩说话,便先一步说道。

  “哦,为何要从长计议。”嘉靖微微皱眉道。

  徐阶微微躬身,“海禁是祖制,不可轻易违背。但开海又有利民生,将来是会开的。臣以为,还是等东南的倭患平息,四海承平之时,更适合开海。”

  嘉靖犹豫了一下,对于这个说法有点摸不准,“此时倭患正烈,数度逼近南直隶。要想平息,怕是还要很久。”

  “臣之家乡就在松江华亭,也是受倭乱最甚之地。”徐阶沉痛道“若是倭乱不平而开海,怕是家乡父老出海都不安全。倭人残忍嗜杀,恐造更大杀虐。”

  严嵩来之前,可是受了严世藩的嘱托,开海关系到银子的多少。下面的那些官员,每年才能孝敬多少银子?若是可以开海,那些不值钱的木头都造成船卖掉,便立刻就是金山银海。

  可徐阶这家伙,虽然是自己的亲家,今日却有些僭越。竟不等自己这个首辅说话,便要将开海之事拖下去,尤为可恶。

  “咳嗯,老臣有些想法,可请陛下斟酌。”严嵩对嘉靖一拱手,“东南沿海之地,乃是我大明赋税重地。这些年因为倭乱,甚至连我大明岁入都下降不少。虽朝廷调集重兵围剿,可暂时难见成效。徐大人所说,恐海上百姓伤亡更甚,亦是一重顾虑。但并非无法解决,可先开一两个港口,以重兵守御驻以水师,使倭不敢犯。其后可徐徐图之,以增补赋税,亦可得知海上消息。”

  “陛下不可!”吕本吕阁老怒道“大明海禁两百年,岂可轻动!”

  。

  寡人有病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