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6、《路过的我是一个兴趣使然的侦探》接踵而至_我的人生狂跑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是《路侦》这部电影占据着15%这么多的排片量的情况下所得到的。

  按理说,这种情况下应该会有人跳出来嘲讽一句“江郎才尽”或者“翻车”什么的。

  然而,没有。

  因为,柳乘荫上一次“翻车”的电影首日票房更是只有三千多万,然而那部最终却破了国内的票房记录,那部电影就是《追梦》!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在他们看来,柳乘荫这是在“憋着坏”呢!

  很快,果然,不出意外的,“转折”出现了。

  无数影评人、侦探迷,乃至一些真正从事与刑侦调查事业的专业人员都发布评论对《路侦》在推理手法和案件剧情的内容给予了肯定。

  不仅如此,就连一些原本不爱看探案片,只是想支持一下柳乘荫而买票的粉丝在看过电影后感到十分惊喜,然后真心实意地给出了好评。

  原因有两点:

  第一,喜剧化!

  之前说过,为了某些原因,柳乘荫将《路侦》的剧情进行了一番喜剧化,在保留探案时推理的严谨和脑洞的同时,将一些现实中一些不好公开的“真相”和一些比较墨迹、难熬,影响剧情节奏片段用喜剧手法略过,使得这部电影成功绕开了审核。

  同时,喜剧化也增加电影观赏性,如此一来,哪怕不喜欢看探案片的人也能从喜剧部分的内容中得到满足。

  在被喜剧片段抓住眼球后,观众大概率又会被喜剧片段带入到剧情中,从而不知不觉中欣赏起探案部分的内容来......

  第二,特效!

  《路侦》与其他的探案片不同,别的探案片在推理时通常都是主角不断地说话,然后对周围的人问话,言语之间,画面时不时闪回过去的某些片段,以此标注关键点。

  而柳乘荫这里不同。

  在《路侦》的主角开始思考后,画面会瞬间变换,变换成柳乘荫用CG技术所制作出来的主角思考时脑海中的世界。

  观众可以直接通过画面以及主角的“心声”直观地了解到主角从收集线索,然后通过已知线索推出更多线索,然后利用这些线索编织出犯人作案是的画面,最终确认证据和凶手的全部脑回路。

  在脑海的世界里,主角仿佛神灵,一个念头就能创造出一个世界,挥一挥手,又是天翻地覆.......

  懂推理的人会通过这种直观的表现手法很快了解到电影主角脑回路的强大。

  然而,即使是不懂推理的人也会感觉这种画面十分炫酷,饱享视觉盛宴。

  经过三天的发酵后,《路侦》起了!

  一周后,《路侦》在国内日票房达到顶峰——亿!

  虽然这个数字只有《土海星》最高时的一半多一点,但要知道,《土海星》可是完全的商业片,面对的大众,声、光、画面、脑洞拉满。

  相比之下,《路侦》的题材相对小众一些。

  另外就是票价的问题,《路侦》的票价比《土海星》便宜一些,国内常规票的平均价格为35元,比《土海星》便宜5元。

  还算不错吧。

  在《路侦》起来后,此时的时间也已经进入了十一月份。

  就这个时间点,和去年一样,柳乘荫再度接到了来自“联盟”官方的世界赛决赛后的表演赛邀请。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