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火器改革_大明天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元化确实是个天才。六月初五在兵仗局看了燧发火铳的点火装置以后,他立刻投入到了狂热的实验中。兵仗局的击发率太低,他摒弃了兵仗局的设计,另起炉灶。十五,他将点火装置与扳机联动成功,七月初九,又将火药室与扳机联动成功。也就是说,三十四天,他就造出了实用的燧发火铳。朱啸启接到李进忠的报告后,急忙赶到兵仗局。

  拿起这杆火铳,他仔细打量起来。有一小块燧石卡在一根弹簧击锤上,在扣动扳机时,弹簧会突然松开击锤,撞击火药池上的金属盖片,并产生火花,点燃火药池中的引火药,从而将弹丸射出。朱啸启要亲自试枪,孙元化说什么也不干,于是李进忠自告奋勇代他试枪。孙元化告诉他基本方法,李进忠将准星照门对好,一扣扳机,火药池轰地燃起一团小火,呯地一声,五十步前的靶子上出现了一个大洞。他立即跪倒在地:“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朱啸启叫他起来,看到他前面有几根头发烤得变了形。转身奇怪地问孙元化:“火绳枪不是有火门盖吗?为什么燧发火铳不用火门盖?这样下雨之时,亦可使用。”

  “启禀殿下,有盖则打不着火,火门盖会隔绝燧石之火星。”

  古代人就是古代人,脑子还是不如现代人灵呀。朱啸启又得意起来:“用燧石打击火门盖,同时将其掀开,不就行了吗?”孙元化呆了半晌,拜倒在地:“殿下之智,如日月之光,在下米粒之珠,愿附骥尾,为王前驱!”这样一改,实在是神来之笔,雨天不再担心打湿引火药,比之火绳枪,对使用环境的依赖将大大减小。

  孙元化一直自负其智,除了徐光启数人外,不大瞧得起人。朱啸启年纪小,徐光启要他跟着朱啸启虽是好意,以后前途光明也是可以预期的,但他心中其实是颇有微词的。今日朱啸启轻易就将自己苦心钻研的燧发火铳的缺点指出,并提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使得孙元化对他佩服得无以复加。

  朱啸启假装谦虚一番,然后继续进行实验。一共实验一百次,其中成功击发六十三次。就凭这个成绩,已经远远超过了火绳枪的五成不到。而且燧发火铳不用担心别人的火绳点着自己的火药,使得火铳兵的密度能大大增加,再把刺刀搞出来,运用排队枪毙战术,将会让野猪皮知道,大明不是好惹的。

  命中率就比较惨了,李进忠算是运气极好的。一百次成功击发,打中靶子的只有二十五次。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工艺进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再说排队枪毙时,命中率其实并不重要,何况对敌时,虽然大多是在五十步开外就开火,但是战场上对面密密麻麻的人,打不到张三也能打到李四。击发率才是王道。

  朱啸启充分肯定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