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三十七章 戏剧的宣传作用_大明天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朝的戏曲是在宋元南戏和金元杂剧基础上发展衍化而来的艺术,包括传奇戏曲和杂剧。传奇戏曲因为从南戏发展而来,所以又称南曲戏文,是明代主要戏曲形式。

  万历期间,传奇创作进入高潮,形式也更加丰富,著名的作品有高濂的《玉簪记》、周朝俊的《红梅记》等。吴江的沈璟、临川的汤显祖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沈璟所作传奇有《义侠记》、《红蕖记》等17种,以他为首的吴江派,创作重视音律,强调戏曲语言本色,维护昆腔的地位。汤显祖的传世之作有《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和《南柯记》,世称“玉茗堂四梦“,其中的《牡丹亭》成就最高。

  而现在朱由校推行的出版文章还发润笔的作法使得大量的民间戏曲家都将自己的作品献上,以求能够出版。而日月堂里大量戏曲班的学生便是负责审看这些作品,选择一些觉得还行的作品出来,由日月堂里如吴炳范文若这样的供奉审看后,觉得在立意方面没有大问题,那便可以刊印出来。

  作品刊印后,付给原作者润笔费时,这时原作者便需要签署一个创作权出让协议。作者表示这部作品的改编权已经属于大明日月堂所有。

  日月堂会推荐其中一些比较符合皇帝陛下要求的传奇,杂剧,之类的作品给皇帝。朱由校仔细挑选后,便将其中要改动的部分观点标出,或者在其中加入一些自己需要的思想内容,由日月堂对它们进行修改,这样就可以由戏曲班指导进行排演,象《忠贞大将军》便是这样来的。

  而朱由校还会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诉日月堂里的堂主,周延儒去美洲后,现任堂主便是范文若,他从朱由校那里领到了要求,然后便回日月堂开始组织人进行写作,编排。

  象朱由校想要宣传提倡寡妇再嫁,让女性掌握自己的命运,日月堂便写出一个剧本:汉朝时王娡因为受丈夫虐待,便勇敢地离婚,然后遇到了当时的太子刘启,两情相悦,最后生出了著名的汉武帝刘彻。虽然也许和史实不大相符,但戏曲而已,并无根据史实来写的限制。这出戏传播开来后,也引起了一些反响,一些比较开明的家长在包办婚姻时,也偶尔会征询一下当事者的意见。虽然影响不是很大,但朱由校认为,所谓潜移默化,便是自己的目的。

  而在《忠贞大将军》之后,皇家大剧院排演的第二出戏是《辽东纪事》,讲述了辽东鞍山驿的一家五口人的苦难经历。萨尔浒之战后,建奴攻占了鞍山驿,父亲因为不愿意与建奴合作,与母亲一起被建奴杀死。长子逃离鞍山向辽南而去,次子却自愿剃发,投靠了建奴,以便保住家中六岁的幼弟。

  长子逃到金州,参加了近卫军,从一个普通士兵成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