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二十章 百年树人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笑,转头看向众人:“你们是不是都有这个疑问?”

  袁枢等人对视一眼,同时微微点了点头。

  李景摇摇头,轻叹了一声:“你们以为我是有意提高将士的待遇和他们的地位?虽然有这一层原因,但并非完全处于这个目的,我也是没办法才这样做的。

  你们知道这几年我大力推广教育,可是成果如何呢?有多少老百姓把孩子送到学堂?我这里有一份材料,是我派人到各地的学堂调查得来的。”

  说着,李景俯身从书桌下面翻出一份资料,递给黄道周:“你们看看。”

  黄道周急忙上前接过,然后认真地看了起来,看完之后,又将资料传给袁枢等人。

  待众人一一看完,李景说道:“我派人调查的主要是官府开办的启‘蒙’学堂,通过这份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堂里的孩子只读了两年书就不读了。也就是说孩子们只学了三字经,千字文和百家姓以及最基本的算数就不学了。”

  从苏衡手中接过资料,李景看了一眼,轻轻摇了摇头:“老百姓为什么不愿把孩子送到学堂呢?老百姓是什么想法呢?

  我记得前年的时候我下去视察,我曾经问过一些老百姓这个问题,你们猜老百姓是怎么说的?他们说只要孩子能识得几个字,懂点算学,以后不会被人骗到就行了。

  我还问过一些当兵的家人,你们猜他们是怎么说的?他们说:‘学读书识字有什么用?我们家的孩子不识字,一样能拿枪上阵杀敌,一样能立功受赏,小孩子有读书识字那工夫还不如练好身板,将来送到军队当兵吃皇粮。’”

  说到这里,李景长长叹了口气:“这是何等愚昧的想法啊!可是我能怎么解释?我能说当兵没出息?还是说种田不好?没法儿解释,也解释不通。

  这两年我一直在想,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愿意把孩子送到学堂读书呢?我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直到去年,有一次我跟皇上谈到封爵的事,我突然灵机一动,我可以把读书上学当成一种荣耀,让大家为之趋之若鹜。于是我就萌生了成立贵族学校的念头!

  幼平兄刚才说我成立贵族学校对别的学子不公,没有做到一视同仁。这一点我承认,可我是不想一视同仁么?愿意上学读书的,全国各地的学堂都为他们敞开大‘门’,他们有的是读书的地方。

  至于官宦人家和那些书香人家的子弟要想读书更不是问题,就算他们不上学堂,他们家也有的是人教孩子们读书,实际上咱们大明的读书人大部分都是这些人家出来的,真正的寒‘门’子弟读书的有几个?

  大明的读书人有多少,礼部是能查到的,全国的学子,童生、禀生在各省府的学政司都有记录,伯应兄,你以前是礼部尚书,你来说说大明有多少读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