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九十一章 千里赴祭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员着想,大家对定国少爷都感‘激’不尽呢。”

  李景看了看倪元璐,摇摇头道:“汝‘玉’兄,你是个实诚人,这话怕是言不由衷吧,这么冷的天,谁愿意长途跋涉然后在野地里等人?我不许大家来接,一是怕你们破费,再一个就是因为我了解下面的人的心思,不想让大家遭罪,更不想被大家背后骂我。”

  “大家都是由衷地想来迎接大人,绝无任何怨言。”倪元璐忙道。

  李景笑道:“那你告诉我,这么冷的天,大家长途跋涉来这大野地里迎接我,怎会没有怨言?”

  倪元璐忙道:“大人,别看您对官员要求严格,但是对官员的待遇也是极为优厚的。

  以前一名七品官一年的俸禄只有九十七石稻谷,折银不过一百多两。可做一套官服就得十两银子以上,迎来送往摆一桌像样的酒席也得十两左右,请一名书办一个月至少得三两银子,还有轿夫,马车,马夫等一干随从皆需支付用度,若是再雇佣丫鬟仆人,这点俸禄哪里够用?

  大人,下官说句难听话,这点俸禄银子,那些官员怎能不去贪污?不然的话就得像海瑞那样居家度日。

  显然,大人是明白其中的道理的,不光大幅提高了官员们的俸禄,并且一干用于公务的人员开支亦由朝廷支付,现在官员们只凭俸禄每年少则能结余几十两银子,多则能结余上百两银子。

  您想,官员们怎能不对大人感恩戴德,因此虽然大人御下极严,但是大家对大人绝无怨言,这次都是发自真心来迎接大人。”

  李景闻言笑了笑道:“汝‘玉’,你账倒是算的很明白,那我问你,你知道朝廷大幅提高官员的俸禄以及官员们的开支钱从哪里来么?”

  “自然是从赋税中来。”倪元璐忙道。

  李景轻轻叹了口气道:“是啊,是从赋税中来,可赋税从哪里来?汝‘玉’啊,你临上任的时候,我再三嘱咐你一定要注意发展工商业,这可是朝廷最大的赋税来源。可是你呢,这一年河南开了多少家工厂?开了多少商铺?

  我告诉你,河南工商业发展是各省之中最慢的,要不是我当年打下的底子,今年又在河南成立了几家公司,开了几家工厂,你今年的考成都过不了关。

  汝‘玉’啊,我知道你是读书人,不大瞧得起商人,可你现在是河南的布政使,你要不关注商业发展,那你这个布政使是不合格的。”

  顿了顿,李景接道:“汝‘玉’,你我都是先生的学生,我对你是寄予厚望的,我把河南‘交’给你,希望你莫要让我失望。”

  “下官知错,下官一定谨记大人教诲。”倪元璐忙道。

  李景摆摆手:“你莫要觉得我在斥责你,你应该知道我这一路可没少斥责人,我要是真的斥责你,就不会单独跟你说这些话了。”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