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举措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假。若因无法识得假‘药’便要处以死罪,怕不知有多少人头落地,要不了多久,这天下就没几个医生了。”

  李景闻言默默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方道:“胡太医所言有理,是我欠思量了。”

  胡太医忙道:“也不能说是欠思量,对贩卖假‘药’者确该施以重刑,对不辨真假者亦该予以重处,如此万民方能安心就医。但是下官以为这个律法颁布以后最好不要马上施行,要给医生留有缓冲的时间。大人应该知道,大明的医生多为世袭,虽然这些人多为庸医,可他们除了行医用‘药’再不会干别的,这样一条律法颁布下来,这些人可就没有活路了。”

  李景点点头:“说的有理,在推行这条律法之前,要先取缔医生世袭制,这样很多人便不必因为世袭的原因,勉为其难地当医生。同时我们还要下大力气培养医生,提高医生的医术,只有医生的医术提高,才能真正地造福万民。”

  “大人所言极是,最关键地就是提高医生的医术。”胡太医忙道。

  “培养医生绝非三五年方能见功,毕竟医学不同于别的学问,这个是要经过长期地实践才行。”李景接道。

  胡太医忙道:“是,真正的名医没有一个是看书学会治病的,没有长期的实践积累是不行的。”

  顿了顿胡太医接道:“其实下官觉得大人在平阳府时采取的办法是很不错的,当初皇上派了几名太医到平阳府,大人把这几位太医安排在科学院研究医学,而这几人在平阳府研究医学的同时,还教授了不少学生,这些年,他们带的不少学生都出师行医了。”

  李景笑着摆摆手:“这事儿可跟我没关系,我跟皇上要医生不假,不过只是让他们研究‘药’物,他们在闲暇之时给人看病,还教授学生,那是他们自己的行为,不是我要求他们那么做的。”

  “那也是因为大人开明,很多别的地方不能做的事情在平阳府都可以做,因此平阳府才有很多人有机会学习医学。”胡太医笑道。

  李景笑着摇了摇头。

  平阳府之所有很多人学习医学,是因为李景当时颁布了悬赏令,凡是能研制出好‘药’的医生将予以重奖。那些学医的其实都是冲着重奖去的,这也算是李景无心‘插’柳所得。

  既知其中原委,李景当即说道:“那咱们可不可以把平阳府的成功经验推广开来。”

  胡太医摇摇头道:“平阳府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不过全盘推广的话恐怕会起反效果。因为大明良医少,庸医多,如果照搬平阳府的做法,下官可以断定,那些庸医必定大肆教授学生,以此牟利。大人,庸医虽不杀人,可每年死在庸医手里的病人却不计其数,这些人教授出来的学生会出现什么后果可想而知。”

  “那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