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一章 包围马尼拉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较有意思,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和奥匈帝国组成的同盟国与英法俄等国组成的协约国交战,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三国组成了轴心国,英法俄美等国摇身一变成了同盟国。合着德国和奥匈帝国组成的同盟国就是邪恶的,英法美俄组成的同盟国就是正义的?这还有地方说理么?)

  何况就算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没见战胜国把那些战败国怎么样。大不了赔点钱,熬几年,等事情过了,把当年掠夺的财富取出来,照样过自己的幸福小日子,谴责批判对他们屁用不顶。

  战败了都这样,要是打胜了还用说么?摇身一变就变成正义之战了。

  所以,对是不是正义的战争李景根本不在乎,当然,能披上一件正义的外衣总要好看一些。

  对于出兵吕宋,李景明面上是要报复西班牙人和当地的土著,实际上,李景的目的是掠夺吕宋的矿产和农业物资。

  吕宋矿产资源丰富,储量最多的是镍和铜,其次是金和银。农业方面,吕宋由于气候的原因,盛产稻米和甘蔗,而这些都是大明急缺的。要不是为了掠夺这些资源,只为对付区区几千西班牙人和那些还在使用冷兵器的当地土著,李景何至于出动十万大军?

  实际上这一仗李景最担忧的不是那些拿着武器的西班牙人和吕宋的土著,而是吕宋的气候,相比来说,水土不服,气候不适,才是远征军最大的敌人,从前方发回来的战报也证实了这一点。

  此次出兵吕宋,大明共动用了十万人,由于运输的原因,后期到达的部队暂时还未运送到吕宋。

  当然,前期攻打马尼拉的西班牙人也用不着这么多人参战,有时候参战的人数太多反而发挥不出作用,也不利于指挥。因此,后续部队在到达福建以后修整了数日,便让商船分批运到台湾适应当地的气候。

  可是到了台湾没多久,很多士兵便病倒了,好在孙猛提前准备了大量的药材,并且安排了很多随军郎中,发现士兵的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第一时间进行了医治,最终,士兵并未出现太大的问题。

  但这还只是在台湾,台湾距离吕宋还有上千里,气候的差异更大,想来等这些北方兵进军吕宋的时候还会有很多问题出现。

  孙猛送回来的战报当然不会只报告这些不利的消息,还有前方作战的消息。

  两月前,在得到李景授印以后,孙猛和孙传庭便开始调遣手下的部队,然后以郑芝龙舰队为主力,李国助和钟斌两部为侧翼封锁马尼拉湾。

  驻守在马尼拉的西班牙人自然不愿被明军封锁出海的通道,当即尽遣驻守舰船出战。

  不过西班牙人虽然也拥有不少舰船,但是无论是舰船数量还是士兵数量都不及当初的荷兰舰队,连荷兰舰队尚且在郑芝龙手中全军覆没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