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章 报复性掠夺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好像真是如此,但是真的如此么?只怕未必。

  外国的战争史李景所知不多,但是这些年李景阅读了大量的史书,由于地位的不同,李景认为很多历史恐怕并不像史学家评价的那样。

  比如说秦始皇,世人皆说秦始皇残暴不仁,不知体恤百姓,耗费无数人力财力修建万里长城,修建阿房宫,修建自己的陵寝。

  但是是真的如此么?如果秦始皇真的残暴不仁,不知体恤百姓,那他如何能统一六国完成华夏一统的大业?如果秦始皇真的残暴不仁,恐怕不等秦国统一六国,秦国就被老百姓给推翻了。

  在李景看来,秦始皇绝对是一位雄才大略,富有远见卓识的英雄。从秦国的耕战体系可以看出,秦国是异常重视农业发展的,既然重视农业发展,那秦始皇就绝不会苛待农民。

  等秦始皇统一全国,规定书同,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这些事情说明秦始皇是知道如何治理国家的。

  秦始皇绝不是闲得蛋疼,没事儿去修什么万里长城,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是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宁。

  秦国统一六国,这时北方的匈奴开始崛起,延绵千里的边境,一马平川的平原,使得匈奴人可以随时随地,自由进出大秦境内。匈奴人连年骚扰,打了再来,来了再打,国家为应付匈奴人所花军费无数。

  而秦国为统一六国连年征战,财政已不堪重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才决定修建万里长城,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修建城墙关隘,以此来抵挡匈奴的骑兵。

  秦始皇肯定是算过账的,修建万里长城虽然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是肯定比动用几十万大军防御不知从什么地方过来的匈奴人要划算的多。

  事实也是如此,万里长城建好以后,匈奴人入侵的路线就不多了,大部分边境地区的百姓比以前要安宁的多。没有匈奴人的袭扰,这些地方很快恢复了经济发展。从这一点来说,谁能说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决定是错误的?

  后人评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不知爱惜民力,士兵督促老百姓干活,死在士兵的皮鞭下的老百姓不计其数,这便成了秦始皇残暴不仁的证据。

  但是结合当时的情况,应该理解秦始皇,秦始皇也是无奈之下才这么干的。

  匈奴人不傻,他们不会不知道秦国修长城的目的,既知秦国的目的,他们怎会任由秦国安安稳稳地修建长城?自然要加以破坏。

  实际情况应该是秦国修长城的过程中,匈奴人在不停地袭击秦国的边境,企图阻止破坏秦国修建长城,也就是说长城修建的越慢,死的人就越多。

  秦始皇应该是存了壮士断腕地决心,哪怕死几十万人,也要用最快地速度把长城完工,因此才下了死命令,让士兵督促民工拼命干活儿。

  如果把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