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七章 刊登文章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继续推行,但是要想法子改变那些读书人的旧观念,化解他们的对抗情绪。”

  “这样啊,那这件事就得好生想想对策才行。”朱徽媃说道。

  沉吟了一会儿,朱徽媃道:“不知老爷下属可有既认可新政,又在学子当中素有名望的名宿大儒?要是有这样一个人,老爷可以让他向天下的学子宣扬新政的好处,这样大家就容易接受新政了。”

  李景苦笑道:“我手下要是有这样的人物,我还用得着这么费劲么?要是袁先生和徐先生在世,以两位先生的威望,何至于有这么多学子闹事?”

  “那老爷就培养或者选一位这样的大儒出来,让他为老爷摇旗呐喊。”朱徽媃道。

  “谈何容易啊!这些人跟我的执政理念相悖,他们如果肯帮我推行新政,我又何必去打压他们?”李景叹道。

  朱徽媃奇道:“老爷为何要打压他们?”

  李景叹道:“这些人的能量太大,像周延儒,钱谦益,张溥这几个人,都是坛领袖级人物,在读书人当中那真是一呼百应,如果任用他们为官,则党同伐异,结党营私,这样的人是绝不能让他们做官的,如果放纵不管,那么他们就会煽动读书人,抨击朝廷的新政。去年,张溥就在南京煽动复社的人图谋不轨。所以,对这些人必须打得他们抬不起头才行。”

  朱徽媃闻言默默点了点头。

  沉吟良久,朱徽媃忽然郑重道:“那就不用这些人,老爷手下不是有不少新晋提拔的人么?老爷可以找一些笔杆子过硬,笔锋利的人,让他们在大明民生报上写章,宣扬新政的好处,抨击那些抱着旧思想的读书人。

  以人的性格,要是看到不合他们心意的章,必然会进行反驳,我们虽然没有名宿大儒,但是我们用事实说话,这一仗定然不会输。”

  李景闻言眼睛一亮。

  一直以来,大明民生报除了刊登一些政令,剩下不是写一些民风民俗,就是写查办了哪些贪官污吏,甚至还有一些针砭时弊的章,很少有宣扬朝廷的章。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李景不想粉饰太平,李景不想让报纸给自己脸上贴金,而新闻署的涂绍煃也秉承了自己的意愿,几乎很少写朝廷的好处,反倒是对朝廷做得不对的地方揭露的特别多。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大家愿意看这些东西,因此大明民生报办得非常成功。

  但是报纸的真正作用是什么?那就是掌握舆论,任何国家都不会放弃舆论这个阵地,因此报纸其实就是官方的喉舌,自己居然把这个最犀利的武器给忘了。

  实际上,老百姓由于不识字,报纸的内容只能从读书人的口中得知,因此老百姓对民生报的关注并不多,看报纸的都是那些读书人,基本上,读书人每期的报纸都会购买阅读。这一次,李景的对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