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76章 大明特工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升急忙随着进了院子。

  进了这个院子,眼前景色又是一变,只见院内假山林立,池水环绕,楼阁亭榭相对,其间遍布奇花异木,人间美景不过如此。

  从院内的小桥穿过,又来到一道门前,门口依旧是两人守卫。

  徐东升见了心中暗叹了口气,难怪大帅要灭了郑家,当这里是皇宫大内么便是大帅府也没这么多门禁,就连新建的内阁衙门也没用这样层层把门,若不是心中有鬼,用得着这样防范么

  徐东升便是骆养性和宗超从情报局和安全部开办的堂中精心挑出的人选。

  年初,在李景跟马五经过一番认真地交谈之后,马五便在京城秘密开办了一家堂。

  成立堂不难,马五在京城有几处闲置的宅子,随便拿出一个便可以当成堂使用,师源也不成问题,能够教授化的秀才童生有的是,马五甚至可以从国子监或者翰林院找举人和进士出身的来担任教师。

  专业教师也没问题,马五本身就是经验丰富的特务,骆养性也是,下面更有在锦衣卫和东厂干了多年的资深特务。

  难的是生源,虽说情报部和安全部改换了名字,但是其成员主要还是锦衣卫那帮人,这帮人在大明的名声实在是有些太臭,大多数人是不愿意加入这样一个臭名卓著的组织的,尤其那些读过书的少年。

  对此马五也很无奈,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在大明实在是根深蒂固,而李景执政以后搞得那次全国会考并不成功,在袁可立的提醒下,李景明白官员没有道德修养是不行的,而道德修养靠的是读书教育,于是李景重新完善了会考制度。

  也就是说虽然取消了八股取士,但是以后任用官员还将以读书人为主。

  在这个背景下,大多数的读书人想的都是日后当官,没有人愿意去当什么特工。

  不过马五还是有办法的,他知道很多人是读不起书的,于是派人在各地堂书院找那些家境困难,无法继续坚持读书的少年,在这些特务的威逼**之下,倒也招了一批读过书的少年。

  徐东升便是这样进了特务堂。

  实际上,骆养性和宗超当时在堂一共挑选了三个人,在把资料送给李景以后,李景拍板才定下徐东升。

  李景之所以选中徐东升,一是徐东升确实有些采,再一个是徐东升的年龄比较合适,十九岁,跟郑森的年龄相当。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徐东升的籍贯是河南人。

  骆养性等人虽然称得上是老牌特务,但是跟李景这个专业特工相比,还是远远不及。

  李景很清楚,徐东升出去干得是潜伏的差事,而要想打入敌人内部,那就不能留有任何破绽。

  而最容易露出破绽的就是,徐东升如何成为袁枢的生。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要知道袁枢虽是正部级大员,但是他在京城待的时间并不长,这些年主要在山西任职,最近半年更是在家守孝。

  徐东升要冒充袁枢的生,就得把他成为袁枢的生时间编好了。

  袁枢在山西时,徐东升的年纪还小,如果那时成为袁枢的生,那徐东升这个名字恐怕早就被钱谦益等跟袁枢有诗来往的人知晓。

  而袁枢进京以后,徐东升则不可能成为袁枢的生。。.。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