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45章 花钱如流水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队以及卫所部队,这些地方部队也归洪承畴等人管辖,加上这些人,那就是一支庞大的军队。

  另外宣大一带的驻军也是如此,边军加上卫所部队也是接近十万余人。

  最后统计下来,先期整顿的这些部队共有士兵近四十万人,当然,其中还是有不少水分的,大明的各级将领们岂有不吃空额的,李景的人又不能一个一个去数,何况就算去数,这些将领也有别的法子蒙混过关。

  对此,李景并没有跟这些将领们计较,陈年旧病,不是一下子就能治好的,这个道理李景还是知道的李景需要掌握的不是裁撤下来多少人,而是保留下来的那部分部队,留下来的部队李景是绝不容有一点水分的。

  最后统计的结果是:京城禁军整顿裁撤下来七万多人,洪承畴等人裁撤了近十五万,宣大一带裁撤了七万余人。

  算下来,一共裁撤了近三十万人,保留士兵十万左右。

  一下子裁撤这么多人,虽然有一定的水分,但实际人数也有二十多万,尤其宣大一带的士兵和地方部队还有卫所士兵大多没有土地,光给安家银子还不够,还得给他们分发可以养家糊口的土地。没有可供分配的土地,就得给他们买。

  总之,如论如何也得把这些人安置好了才行。

  最后,仅安置那些退役的士兵就用去了六百余万两银子,罚没的那些银子一下子就缩水一半,这还没算给士兵们分发的用以暂时度日的粮食。

  另外,李景先前还补发了一笔拖欠的饷银,实际上这时候罚没的银子己经所剩无几了。

  但是留用的士兵也得发军饷,整顿之后,士兵的军馆比原来几乎翻了一倍,平均每人每月为二两银子,几个月下来李景己经花了近一百万两银子。

  再加上驻扎在山海关和宁锦一带的边军也需要李景支付军饷,到这时,李景己经有些应付不过来了。

  其实李景原本打算把山海关以及关外的部队一起整顿,这支部队不是自己的嫡系,李景不可能允许如此重要的地方让不属于自己的部队驻守,只是考虑到银子不够这才罢手,只能等有钱了以后再整顿山海关的部队。

  但是大明现在的财政状况实在太过紧张,如果不能马上想办法解决财政问题,大明随时随地都可能崩盘,哪里还有余钱整顿山海关的部队

  尤其曹诏正以宣大为基地对北方的蒙古各部用兵,虽然曹诏只动员了不到三万人的作战部队,但是只要是打仗,怎么可能不花钱

  好在李景的嫡系部队支付军饷主要用纸钞,稍稍能缓解一下李景的负担,但是这种情况决不能长久,因为一旦士兵知道李景腰包里没有足够的银子,那就是一场夭大的祸事。

  李景现在正在为财政头疼,哪有功夫理会下面的官员上书

  其实李景也想过把原来大明所有的官员一锅端,就像史书中所说李自成进京那样大肆拷掠,那样做弄个几千万两银子是不成问题的。

  可是那样做的话李景跟李自成何异而且那根本也不是解决财政问题的正道。

  内阁签押房内间,李景提着笔,看着眼前沈正送来的这几日在北直隶地区税收征收情况的报告,不禁微微皱了皱眉。

  收起。.。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