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9章 皇帝的秘书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重臣若是生病,须得跟皇上请示,皇上批准才能安排专门给皇上家人看病的御医去看病。

  虽然皇宫人员不少,病号也多,不过这么多御医肯定是用不过来的。

  没事儿可干的御医整日就在太医院里面呆着,随时待命,有好的,就趁这个时间专研医和医术。

  明朝名医李时珍其实也是御医,李时珍在闲暇习的时候,发现前人留下的医药典籍错误的地方很多,于是萌生了汇编一部天下药材药性的念头。

  另外李时珍不愿整日呆在宫内就伺候这几个人,李时珍的志向是救治的病人李时珍最牛的地方并不是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著作,李时珍最牛的地方是他从宫中辞职不干了。

  辞职不干潜在的意思其实就是不伺候皇上了,等同于看不起皇上,这可是要杀头的。

  如果李时珍就此被杀,那么就再也没有那部伟大的《本草纲目》,李时珍的名字也不会被载入史册。

  其实李时珍能够顺利辞职跟当时的皇帝有莫大关系,因为当时的皇帝是嘉靖,嘉靖当皇帝其实是选错了职业,他应该去当道士,嘉靖最喜欢干的事是炼丹,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

  信奉炼丹能够长生的人,自然要用丹药治病,少个把医生算得了什么,于是李时珍的辞职报告被批准了。

  但是李时珍打辞职报告也找了个理由,那就是托病,不然的话照样不行.

  对御医的限制这么多,李景居然要他从宫里弄几个御医出来,王承恩有些犯难。

  李景这样精明的人,不是随便找几个庸医能糊弄过去的,必须要派几个有真才实的医生才行,而且王承恩也没想过派几名庸医糊弄李景。

  不说李景这次帮了他这么大的忙,单凭李景防治瘟疫这件事,就值得王承恩尊敬琢磨了一会儿,王承恩说道:“李将军,实不相瞒,派御医过来,需要皇上的圣旨,王某是没这个权力的,不过王某回去以后,一定想办法让皇上派几名御医过来。

  李景闻听点了点头,量力而行,不说过头话,是个做事的人。

  当下李景笑道:“王公公,李某这里先行谢谢了。”

  转头看向周衡臣,李景接道:“衡臣,准备一万石粮食运往京城,让王公公交给皇上。”

  王承恩大喜,不想李景这般豪爽。不过王承恩也知道,自己接了这一万石粮食,御医就必须想法子给李景派过来。

  让王承恩舍弃这一万石粮食,王承恩肯定是不干的,几名御医就换来一万石粮食,这么好的买卖,拿到朱由检那里去说,朱由检也会一口应承。

  恐怕朱由检还希望再给李景派几名御医,再给李景要几万石粮食。

  实际上,李景要御医可不仅仅是为了防治瘟疫,徐光启开办的科院有医这一科,但是里面一直没有好的医生,因为好医生一般都在京城,在皇宫里面,这可不是有关系就能弄出来的。

  要是这世上谁能从皇宫里把御医弄出来,恐怕也就王承恩和他的上司曹化淳了.

  不过李景并不认识曹化淳,也不待见这位整日跟东林党打交道的大内总管。

  这次王承恩来了,李景自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对于搞科院,李景自然是不遗余力,为了弄来人才,让李景花多大的代价都会干,区区一万石粮食算得了什么。

  收起。.。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