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9章 共驱鞑虏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费子弹。现今子弹生产不易,可经不起浪费。”

  曹诏微微点了点头,想起当初李定国手下两名士兵为争抢一枚弹壳打得鼻青脸肿,不由莞尔,不过由此可见子弹确实生产不易。

  “但是要想打得准,就必须进行严格的训练。”李景喝了口茶接道:实际上,在训练时同样需要消耗大量的子弹,可以说我手下的士兵,每一个都是拿钱喂出来的,任何一名士兵我都损失不起。”

  曹诏闻听默然,他领兵多年,知道一名好的将军必须要好好对待自己手下的士兵,那样士兵作战时才会戮力用命,但是像李景这般重视的却绝无仅有。

  叹了口气,李景接道:“如果只是需要花钱的话倒也无所谓,李某的身家,曹将军想必应该知道一二。但是生产子弹不但要钱,还需要大量的人力,说实话,李某一直苦于手里人力不足,但是要养活做工的人,不但需要用钱,还需要房屋,需要土地。以李某的出身,朝廷怎么可能给我人口和土地因此,我只能想办法自己去取。”

  摇了摇头,李景叹道:“但是李某牟取的这么人口和土地采用的是不正当的手段,还得提防朝廷对付我,因此必须得让朝廷有倚重我的地方,于是李某没有把流寇赶尽杀绝,让他们来牵制朝廷的精力。”

  曹诏默默点头,李景借流寇之手占领平阳府,他可没少出力配合,原来他也曾怀疑李景是否有别的用意,自此才知道李景这是在养贼自重。

  摩竿着茶杯,李景出了会儿神,过了一会儿才道:“我也不瞒曹将军,待我势力大涨之日,便会消灭流寇,不过我不会把他们杀掉,我会把他们招降。陕西和山西两地这些年因流寇作乱致使无数田地荒芜,曹将军围剿流寇时,沿路想必也看到很多地方都是十室九空。”

  曹诏点点头,打仗时经常需要找本地人询问当地的道路和地形,但是在流寇大军经过的地方,经常是一个人影都看不到。

  李景叹了口气道:“要恢复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口,那些流寇大部都是普通的老百姓,招降以后遣回地方,不用几年,各地便可恢复生气。曹将军,你好像是大同人吧”

  曹诏点点头,不知道为何李景突然问及他的籍贯。

  李景忽然笑了笑道:“不知大同有没有百姓加入到流寇之中,如果有的话,不知曹将军围剿流寇时,对这些老乡能否下得了杀手。”

  曹诏忙道:“那怎么能够大家都是本乡本土的人,也知道他们造反不过是因为吃不上饭而已,曹某若是连老乡都杀,日后回到老家,如何面对那些乡亲!”

  李景点点头:“大同人是将军的老乡,将军下不了手杀人,难道别处就不是将军的乡亲就算不是将军的乡亲,还有可能是将军部下士兵的乡亲,或者是友军士兵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