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2章 滴水不漏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不可能的,大明朝不乏不爱钱的人,李景就算有再多的钱,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收买。

  另外,朱由检就奇了怪了,这次李景在河南搞了这么多的事情,河南的那些地方官居然同样没人弹劫他,这个李景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和王承恩两人看了一会儿奏折,朱由检叹了口气,将奏折推到一边:“大伴儿,不看了,没用的,这个李景做事滴水不漏,根本抓不到他的把柄。”

  王承恩点点头,把奏折收拾好,重新放到朱由检的案头。

  琢磨了一会儿,朱由检道:“大伴儿,你看有什么办法,把李景调出来?”

  王承恩沉吟了一会儿道:“皇上,要调李景自然容易,这次李景赈灾,论功当赏,提升一下职务也在情理当中,不过李景现在已经是参将了,再升就是副将,难道皇上准备让李景手里的军权越来越大”

  见朱由检微微摇头,王承恩接道:“如果不提军职的话,那就得把李景转为官,这个比较难办,李景是商人出身,转为官的话,那些言官又要说嘴了.就算没人说嘴,那皇上准备给李景安排个什么职务李景现在是从二品的武官,转为职,皇上怎么也得给个四品以上的品级吧,四品以上那可就是知府了。”

  朱由检默然,让李景掌军权,他肯定是不愿意的,转为职难度太大,大明官转武职的比较多,以武职转官的却如凤毛麟角一般。

  见朱由检不语,王承恩接道:“皇上,老奴说句不中听的话,您听了可别见怪。”

  朱由检闻听摆了摆手。

  王承恩接道:“皇上,依老奴来看,您把这个李景调到任何地方都没用的,因为他手里有兵,您要把他调走,只是徒然让他扩大地盘势力而已。”

  朱由检闻听默然点了点头,大家都知道李景手里有兵,但是李景的兵是民军,并非正式编制,你要说他手里有兵,他可以说这些兵解散了,你一掉头,他的兵又回来了。

  他要把李景调走,这些人必然还会跑到李景的身边去,那可真成了给李景扩大地盘了。

  “难道就这样让李景拥兵自重”朱由检道。

  王承恩忙道:“那自然不能,老奴的意思是,皇上给李景下道旨意,问他手里有多少兵,他总不会说手下只有几干人吧

  这次他带到河南护送粮食的士兵就有一万人,这可是大家亲眼所见,这他可不能作假。

  另外李景到河南赈灾,平阳府难道不留下一定的兵力防御泽州的流寇

  依老奴看至少还有一万人。

  如果李景说他的兵力不到两万人,那他就是欺君,皇上以后要拿掉李景,就可以用这个借口。

  如果李景说他手下的兵有两万以上,那皇上就下旨给李景,让他把兵交出来。李景总不会弄一堆老百姓来糊弄您,那他也是欺君,只要他把兵交出来,那皇上还用担心什么”

  朱由检闻听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李景不会因此反了吧。”

  王承恩摇摇头:“这个老奴不敢保证,不过以李景现在的实力,他要造反,谁也拦不住,但是他既然帮着朝廷赈灾,又答应每年给您孝敬一百万两银子,我看起码眼下他还没有造反的意思。另外,皇上下旨的口气最好用商量的口吻,也别把李景逼急了。”

  朱由检叹了口气,自己这个皇上做的窝囊啊,居然沦落到要看下面的官员的睑色行事了。

  不过朱由检确实非常隐忍,略一思索,便同意了王承恩的主意。

  “大伴儿,联马上给李景下旨,你派一名精干之人去给李景传旨,务必要探明李景的真实意图。”

  说完朱由检斟酌了一下用词,提笔写了封手谕,盖上印章,封好后交给王承恩。

  王承恩恭手接过手谕说道。“老奴这就安排人去给李景传旨。”

  朱由检挥了挥手,王承恩转身疾步离开。

  见王承恩离去,朱由检叹了口气,不知李景见了手谕以后如何行事。

  收起。.。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