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0章 图谋不轨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筹,而是山西参将李景和开封周王千岁出的粮食。其中李景从山西带了五万石,周王千岁出了六万石。据说山西参将李景随后又调集了大批粮食,此时正运往河南。”

  众人闻听大惊,山西参将李景那不是年前提的么以前好像是个富商来着,他怎么跑河南放粮赈灾了

  随即某些人精神大振,今天议的是河南大水,赈灾放粮的事情,没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什么事儿,这回可把他们憋坏了。

  猛听山西参将李景到河南赈灾放粮,顿时群情激奋,首先跳出来的便是山西道监察御史董炳泉。

  “启奏陛下,臣弹劫山西参将李景擅自越境放粮意图不轨。”董炳泉上前说道。

  听董炳泉弹幼李景图谋不轨,众人尽皆骇然。

  言官们虽然整天弹劫这个,弹劫那个,但是很少有用这么重罪名弹劫人的,毕竟大家同朝为官,不是什么生死大敌,没必要跟人玩命儿,只要把对手赶出朝廷即可。

  但是董炳泉弹勃李景的罪名,却是要把李景往死里整。

  要知道皇帝最怕的就是领军的将军拥兵自重,因此明朝跟宋朝一样,施行的是以制武的国策,并且对武将制定了诸多的限制。比如负责防御的将领,不得命令不许越界,负责作战的将领,不得军令不许跨境追敌等等。

  李景是参将,参将的职责就是保护地方,是防御型的将领。

  负责防御的将军未得军令擅自越境,形同谋反,逮住那可是要满门抄斩,诛灭九族的。

  董炳泉弹劫李景说的是皇帝最忌讳的事情,那自是要致李景于死地。

  说实话,当听到骆养性奏报说李景运粮到河南w灾时,朱由检并没想到李景此举有什么不妥,甚至还认为李景此举乃是一心为国。

  但是听了董炳泉弹劫李景的罪名之后,朱由检顿时沉思起来。

  从心里说,朱由检对这些言官们可谓厌恶到极点,根本不愿意听他们说话。

  而且朱由检知道董炳泉为什么要弹勒李景。

  因为许鼎臣和曹诏保举李景时,说李景是商人出身。

  在明朝,商人的社会地位为是最低的,士农工商,排在最后一位,人们连武将都瞧不起,何况是一个商人

  李景凭空出现,先是绛州守备,后升山西参将,还授从二品的镇国将军衔,a升的速度实在太快,可以说严重地刺激了那些官们的神经。

  我们寒窗苦读十余载,参加了无数次考试才有了功名,混到现在才七品,你一个商人,也没见你干什么事儿,就成了从二品的参将,待遇相差实在太大。

  董炳泉弹勒李景实际上是嫉妒心在作祟。

  但是董炳泉弹劫李景的罪名,却不得不让朱由检考虑。

  不过朱由检也不是糊涂人。

  他知道户部的底子,户部连边军的军晌都拖欠,哪里会给李景发军晌

  李景当了山西参将到现在,朝廷还没给人家发过一军晌,送过一粒军粮。

  说白了李景只是挂了个朝廷的官衔儿。

  别人当官儿都有薪晌,到了李景这里一个钱没有.然后要拿人问罪.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李景现在要是还是商人,那么他到河南赈灾的话,朝廷怎么也得给他发一个义商的牌匾,然后封他一个官身。

  合着李景是商人出去赈灾就得嘉奖,当了参将出去赈灾就得斩首

  会员特权抢先体验。.。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