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4章 军事天才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山上,一下子就解决了很多人成家的问题。

  这些人成家以后,第二个好处就休现出来。

  因为一起逃难过来的大多沾亲带故,一家嫁女,就有若干人跟着沾上了烟亲,于是这些外来户很快跟红山岭的原住民融在了一起,这样大家的向心力就增强了。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红山岭人口增加,虽然没有太多的土地分给他们,但是做工的人却多了。要是没有这些人,军工厂根本生产不出那么多的子弹。

  最后一个好处就是,大量的育壮加入到李景的队伍,让李景不必再为招兵苦恼。

  跟这些好处相比,红山岭承受的那点负担根本算不了什么事儿。

  其实,收容灾民,最大的负担只有两样,一个是吃,一个是住。

  吃的问题不大,因为这些年不仅山里在种植番薯,马铃薯还有玉米这样的高产作物,就连周边地区也开始开始种植这些作物。

  当然,前期是李景命人强行推厂的。

  像杨百富那些富户,最初都是在李景的严令下才进行种植,但是当第一季收成出来以后,这些人非但不再怨恨李景,甚至开始对李景感恩戴德。

  因为产量太高了,高的远远出乎他们的想象。

  哪怕交了三成的税收,剩下的也比以前高出太多。

  到了这时,就己经不需要李景再进行推广了,老百姓也不傻,仁儿多俩儿少,这点儿帐他们还是会算的,因此第二年以后,红山岭的周边几乎全部种上了这几种作物。

  有这么多人供应粮食,解决几万灾民吃饭并不算难。

  难的是居住的问题。

  因为在红山岭的周边,凡是差不多的土地全被种上了粮食,这样一来可供建房的地方就不多了。

  好在这些人也不挑,只要能建房就行,于是,山脚下凡是无法种植粮食的地方全被利用上了。

  解决了吃住两项,这些灾民就开始安心的住了下来。

  可以说,通过安且这些灾民,让李景和他的手下积累了不少处理民生事务的经验。

  其中就包括高奇。

  当李景带着李定国等人出来的时候,衙门的外面己经排起了长龙,几十名士兵手拿棍棒在人群中维持铁序,凡是想插队,或者是不想排队的,全被这些人用棍棒打了出去。

  李景抬眼看往长龙的前头,只见十余口大锅旨着腾腾地热气,旁边几名火头军正在给排队的灾民分发食物,每人两个番薯,一碗稀粥。

  “父亲,高叔叔怎么不多派几个人分发食物呢这样后面的人不是就可以尽快地吃到东西了么”李定国看了一会儿疑感地问道。

  李景摸着李定国的脑袋,笑了笑道:“你以为这样就快了么其实未必,你想,一共就这么几口锅,按你说的那样发,一会儿锅里的东西就发完了,然后所有的锅都要重新煮食。现在是发完一锅就煮一锅,等发到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