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7章 科举舞弊案(三)_明末逐鹿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7章科举舞弊案(三)

  乾清宫夜晚依旧灯火通明,苏河正与首相王仲策,内阁大臣钱明义商讨黄河工程。

  钱明义在开封,修缮黄河大堤,同时收集相关数据。

  千疮百孔的黄河大堤,经过数年的修缮,已经把明显漏洞堵上。

  黄河河南段,地上悬河这个危机,依然没有解决。

  不断修缮黄河大堤,这只是治标的办法。

  随着大华王朝逐渐稳定,国库之中也有了盈余。

  苏河之前规划的黄河工程,重修一条黄河新的河道,准备正式启动。

  它配合陕甘地区的植树造林运动,这才能彻底解决黄河泥沙太多。

  泥沙堆积导致河床不断增高,形成地上悬河的情况。

  钱明义经过长时间考察,已经拿出较为稳妥的方案。

  工部准备从黄河源头到入海口,完全建立一条新的河道。

  有效利用黄河的原始河道,一些河道经过水库蓄水清沙,完全能继续使用。

  只有河南段的地上悬河,需要重新规划河道。

  这个改变,让黄河工程所需的费用,下降了几个数量级。

  修建黄河,也不准备大量使用造价高昂的水泥。

  只有水库,会使用水泥建设。

  黄河的河道大堤,依然是土堤。

  土堤的成本最低,材料易得,建设速度也最快。

  黄河工程的整体花费,分摊到几十年时间,也能让大华王朝承受,不再是空中楼阁。

  苏河看到钱明义汇报的方案。

  他准备采纳这个方案,用二三十年的时间,彻底解决黄河水患。

  让黄河真正变成一条温顺的母亲河,养育沿岸数千万百姓。

  这个大华王朝开国以来,最重大的工程。

  还没有正式启动,在黄河河道走向出现分歧。

  黄河河道有两种方案,一种是改变河道,从新让黄河走古河道,在山东东部入海。

  一种是继续走现在的河道,接道淮河,从江苏北部入海。

  内阁还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山东和江苏这两个地方的巡抚,开始不断上奏疏,争取黄河改造的方向。

  一些有心人,还鼓动当地的百姓,准备写万民书。

  苏河看到这种情况,他没有独断专行,派出他的心腹,首相王仲策去两地考察。

  王仲策刚从两地考察回来。

  苏河都没让王仲策在家休息,立刻把王仲策和钱明义叫到乾清宫。

  王仲策用手翻开报告,汇报道:“陛下,微臣经过两个多月的考察。

  我发现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已经在淮河下游沉淀。

  让这种情况继续发生,淮河下游就直接被泥沙堵死。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会导致淮河流域遭受连绵不绝的洪涝灾害。

  我建议黄河改道,恢复原先的古黄河河道。

  这样黄河水能灌溉山东流域,淮河水继续灌溉江苏流域。

  这个选择,它是最有利于整体的方案。”

  王仲策先说明他的选择,继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