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7章 养情问学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思,让阿九照法子弄汤圆给月儿吃,与慧静请教起‘儒家学问与佛法之别’。

  阿九带着玉娘母女去书房,刘彦所作《汤圆赋》就在书桌上。

  借她们鬼神之眸,见赋文之上文境升腾,满纸明光上涌汇聚成一团浮圆,似个汤圆大小。

  文下留白,还画着一碗汤圆,可见碗里水光荡漾、冒热气。

  小月儿扒着桌子嗅气,觉得比老夫人碗里汤圆气还香甜。

  玉娘观赞道:“贤弟儒术又见长进了。只闻赋文之气,即知文章不俗……”

  阿九只手弄香火,变出一汤勺、一汤小碗,直接拿勺子舀取赋文之浮光,盛到碗里化作汤水。

  她笑说:“公子尚未通达‘文气生香之境’。玉娘姐所嗅不是文气,乃赋文之意、之精气。”

  “此意精气,闻着清香,是因为言辞达意了。”

  “公子写出汤圆美味口感,赋文承载其意,便得此‘味道’。”

  “有味道,再配以公子妙笔文采、真学润色,才能做‘汤圆馅’包给你们吃。”

  “这篇赋文,公子已赏赐给姐姐和月儿。”

  “大约有一百字的文光,够你俩吃两个月的汤圆了。”

  “是真哩?”

  月儿童言喜悦,大眼看阿九又看汤圆。

  沈玉娘已非昔日齐氏。

  自她修鬼仙炼魂,便明白真学文光之妙,不想贤弟今日如此厚赐。

  她吃惊问:“妹妹说,贤弟他特意作赋给我母女?”

  “嗯。”

  阿九舀一勺‘赋意’,右手凝香火化面团,把‘赋意明珠’包裹其中,两手团成球,弄好摊手给她母女看。

  见她弄出这‘汤圆’,外包香火烟气,内中文光透出光晕,清亮灵动,似雾中月。

  小月儿忍不住手指点触,觉得好看又好玩。

  阿九含笑把包好的‘汤圆’放入碗中。

  这才答玉娘的话,说:“公子非吝啬之人。”

  “一百文光对寻常书生而言,粒粒价值千金。今赐予玉娘姐和月儿,是将你俩视为家人。”

  “公子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无有五十年因缘,不成一家人。”

  “玉娘姐拜老夫人为义母,目的是为求荫庇,而公子认你做姐姐,是出自真情实意。”

  “这便是公子知情懂道之处。”

  “有此篇赋文相助,不消百日你俩便可修达‘游魂境界’。”

  “届时力气见长,姐姐也能尽孝,在家里做一些分内事了。”

  玉娘明眸含泪,怀感激道:“贤弟如此情义,我当生死相报。”

  “姐姐言重了。”

  阿九弄好一碗,又团汤圆,笑着说:“公子助你,可不是图报答。你把公子视作亲弟弟,把老夫人视为亲母,把刘府视作本家,这便足以。”

  沈玉娘刹那明悟,点头道:“妹妹所言甚是,我生为沈家女,嫁为齐家妇,死后脱了生前亲,入刘府门,等同再投胎。”

  “多谢妹妹点拨。”

  “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