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8章 管邑复兴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都到了大梁,关回薪金。除曹包没有亲历战事外,其他人都被信陵君等叫去详细询问战事经过。曹包虽然没有亲历战事,但也被叫去详细了解管民在甫田的经历。信陵君等对他们的表现似乎十分满意,每个人都给了多少不等的赏赐。

  每人轮去一趟,已经过去了半个月,运回来大约三百石。由于是在东鸿里籴粮,大家去了也都住在郑安平的家中,所以剩下的时间,大家就不再轮着去了,只让郑安平和五旺专门跑。城主见有郑安平带队,管邑缺粮也不再是紧急的事务,他也不跑了,只叫自己的儿子驾车运粮,自己留在管邑。又运了几趟,里长的车也有事,不能再借了,这样就只剩下两乘车。不过曹包立即跑到荥阳要来了一乘辎车。牛也强壮了,装的粮也渐渐加上去,一趟可以运七十五石,路上的时间虽然长了点,但缺粮的情况也不像以前那么紧急。

  也是半个月后,管邑在外经商的人陆续回来,见家中无恙,尽皆喜出望外。问起原由,盖由战事起时,管民尽移入城中,方得逃过一劫;而出城之后,管令急从大梁籴粮救济,令粮无乏。大家感动之余,籴粮之赊欠,一一偿还,城主尽付于郑安平,郑安平也按常价给付了佣车的钱。

  管邑中最有出息的管仲明专门登门拜访郑安平等。郑安平带着他巡游了管城一番,请他指导一下未来的建设方向。管仲明再三逊谢,道:“或有商机随后便至。”

  粟兄和五儿齐衰而回,他们家的老二被征出阵,至今未归。粟兄知道,城外埋骨之处,或者就有他二弟的无头遗体。本来按礼他应该在家中服丧,但由于二弟埋骨荒野,而且家里粮食实在困难,不敢让粟兄全家回去,所以他就回到管城,算是替全家为老二守墓。粟兄本就言语不多,遭此打击更加沉默寡言。

  由于战后物价腾贵,各国商贾汇集,粮价渐渐稳定下来。本来管城有了余粮后,四乡也有来管城籴粮的,城主和曹包乘机高价售粮,开始很赚了些钱。现在来籴粮的也越来越少。

  管邑之中的逆旅开始有人住了,还有更多的人住进车行和驿舍。从大梁购来的千石粮还没运完,城主的粮价就降到斗三钱。这桩买卖,郑安平明显又亏了!不过虽然多花了些钱,郑安平还是咬着牙,坚持把千石粮食按约定的价格买下,并全部运回管邑。这期间,他多夜与张禄长谈,听取张禄的意见。

  千石粮食运了一个多月才算结束。这期间,管邑于立春时节进行了田狩。粟兄参加了田狩,但没有参加随后的篝火晚会。

  给犬兄说的媳妇本来是要在去年年底过门的,因为战事被打断了。女方来催,要让女儿尽快出嫁。犬兄与大家商量一番后决定,收获之后就迎娶新人过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