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七章 儒释道,纵论羽化仙道(下)_我在一人寻仙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天师背负双手:“成就羽化哪有那么简单?要是按部就班地跟着前人修炼就能羽化,那这异人界里能够达到这种层次的人物也不会是凤毛麟角了。”

  “至于你的疑问,老朽没有能力给你解答,因为老朽所思所想自然与你不同,也就是说道不同。”

  吕真凝视老天师的侧脸:“敢问老天师的道为何?”

  “老朽的道有什么好谈的?几十年后不过白骨一堆,对你可没有什么借鉴作用。”老天师自嘲一笑,“看羽化的前人之道才能有所启发。”

  稍稍停顿,天师继续说道:“你的问题,前人早有论述,郭象即有言,‘生物者无物,而物自生耳’,又说‘万物必以万物为正,自然者,不为而自然者也’,就是说世界万物的变化均是自然而然的。”

  吕真沉吟道:“神器独化于玄冥之境?”

  “不错。”老天师循循善诱,仿佛在教导自己的弟子,“神器独化于玄冥之境,而名教也包含于神器之内,因此名教也是自然而然,符合人之本性,故而又有‘名教即自然’之谓。”

  “名教在古人那里或许是天地君亲师之意,但你要是将它理解成你所说的仁与义,那么你的疑惑自然就不成问题。”

  “既然万物独化于玄冥之境,又物各自生,一切现实存在物都自足其性,又不可相无,当然全都符合天理自然。”

  老天师指了指天空,又指了指自己的胸口:“你看,天理自然与我不就联系起来了吗?你说的无为与有为本就是一体,道家的无为与儒家的仁义也没有丝毫的矛盾。”

  吕真回忆着老天师的话,喃喃道:“这就打通天道与人心的间隔了吗?”

  “在郭象那里天道与人心,无为与有为本就不是什么问题。”老天师悠然道,“这就是郭象的道,但不是你的道,所以即使你听了这些,或许也只是觉得他说得有些道理,而不是深信不疑,当做自己人生的圭臬。”

  “你心中有所疑问,应当还没有把我借你的书看完,一旦认真看完之后,你自然就会明白这些,也不用我提点。”

  “郭象的道……”吕真思索许久,才说道,“‘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自天地之理,到人心之理,从自然之理到人伦之理,在郭象这里,儒道却成了一家。”

  老天师笑呵呵道:‘《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孟子有四端说,又称‘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斯耳矣’。”

  “及至两宋理学,朱熹又说,‘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此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到了明朝之时,王阳明先生又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