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6章 朕是注定过不好年了_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李秋要推举自己做兵部尚书,郭福善自然是感激不尽。

  然后无比郑重的说道:“大人栽培、提拔之心,郭福善感激不尽。”

  “只不过,我的出身、资历、背景,都差的太远。”

  “当年杜大人将我提拔到这兵部侍郎,不知道克服了多少阻力。”

  “所以关于这尚书之职,李相您就千万不要过于劳心了。”

  ……

  两天后,王珪公出归来,随之也就见到了韦挺交给他的那份李秋递上来的政令文书。

  随即,王珪就亲自找到了李秋这边。

  说他胡闹,同他讲起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但李秋依旧是不为所动,依旧是坚持去做这件事。

  无奈之下,王珪也只能亲自将这份政令文书送去御书房。

  打算见机行事。

  一旦陛下因为此事迁怒于李秋,他也好在旁相劝,替李秋开脱。

  可当他一进入御书房,当即被眼前的情景给吓了一跳。

  只见到李世民在那埋头处理着政务,桌案之上,满是一摞摞等待处理的奏折,文书。

  随后,王珪上前施礼,然后诧异的询问。

  “陛下,一般到这个时候,都是政务相对轻松之时。”

  “你这里怎么?”

  这时候,李世民也抬起头来,拍了拍桌前的这一堆奏折,无奈的叹息一声。

  “这不是咱们大唐刚刚新上任了一位尚书右仆射吗?”

  “朕也就是去了骊山温泉两日,回来后,桌案上就堆起了这么多的政务。”

  “而且,最可气的是,朕每天批阅的奏章数量都赶不上他那边送过来的。”

  “昨天我还听玄龄说,李秋这小子打算在年节前把所有的政务都处理完。”

  “然后他好能安安静静的过一个好年。”

  “嘿,你瞧见这一堆奏折了没?”

  “怕是朕是注定了没办法过个好年了。”

  听到此,王珪诧异的看了看这一大堆政令、奏章。

  也是觉得难以置信。

  “陛下,难道这些全都是尚书省送过来,需要您处理的政令文书?”

  “怎么会有这么多?”

  李世民随之说道:“自克明故去后,这尚书右仆射就一直没有适合的人来担任。”

  “像辅机,处理起事情来也有过多的顾虑。”

  “一些他觉得棘手且不太紧急的事情,每每都压了下来,不去处理。”

  “况且,距离他卸任右仆射之职,也有数月时间。”

  “纵使有玄龄兼任,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久而久之,积攒下来的政务也就多了起来。”

  “当然了,这里面倒也不全是。”

  “里面大概有三分之一是御史和群臣对李秋的奏本。”

  “一会你正好帮朕,把对李秋的奏本全都挑出来直接丢掉。”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