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四章 王珪入相,气死了的封德彝_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下来。

  于是乎,正因为认真考虑了他们两个的建议,才有了后来李世民大赦天下,把所有的株连止于建成、元吉的这一项决定。

  所以呀,这里面这么深的缘由,就是封德彝打破了脑袋,也绝对想不到的。

  在这件事情定下来之后,李世民微笑着看向李秋。“李秋啊,当天在长安东市的法场。”

  “你对皇后说的那两句诗是什么了?”

  “朕当时听皇后一说,认为很是不错。”

  “可是这时间一长,朕就有些忘了。”

  李秋急忙起身,想了想后说道:“陛下难道指的是: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吗?”

  “小子顺口说的一句打油诗,当不得入陛下玉耳的。”

  在听到了这句诗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同时眼前一亮。

  而李世民,更是大笑,“若真是像你这么一说,那怕是天底下人就没法再作诗了。”

  “你也不用谦虚。”

  “朕呢,是马背上的皇帝,这领兵打仗也有几十年了。”

  “你的这句诗啊,听起来提气,壮我大唐军威,有我大唐将士的豪迈气节。”

  “就是不知道这完整的全诗是怎么样的?”

  李秋笑着挠挠头,“回禀陛下,当时小子只想到了这两句。”

  “并没有全诗……”

  这时候,一旁的长孙无忌笑骂着摇摇头,“你这小子。”

  “这诗是你作的。”

  “如今陛下问你,就算之前只有那半句,但你现在把它给补全了不就好了吗?”

  李秋此时心中这个委屈啊:说的好像我不想作出全诗炫耀一番的。

  可是我不是想不起来吗?

  当初赶到了那里,我就朦朦间来了这一句。

  但是至于这一首诗叫什么名字,谁作的,完整的其他诗句,我是真的不知道啊。

  “长孙大人,这作诗吧,有时候真的不是小子能掌控的了的。”

  “小子的一些诗句,都是偶然间得来的,在没有感觉的时候,补不全……”

  此刻,房玄龄幽幽的说了一句,“当初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不知引得军中多少将士传颂。”

  “好像不少人问过你,你也说只有一句。”

  “可没过多久,李靖就把那首诗印上了他的名字。”

  杜如晦此时叹气,“这李靖啊,每当来我的军部,除了商讨军情,要么就不说话,说话就吟唱这首诗。”

  “那个骄傲和得意劲,让人看得是直敢怒而不敢言。”

  在又拿李秋开了些玩笑后,今天的小会也就散了。

  不过没等李秋离开,李世民就将他叫住。

  说皇后想见一见他,并且自己呢,也想着吃李秋做的菜了,也就趁今天心情好,让李秋做两道菜尝尝。

  随后,李秋随着李世民来到了立政殿。

  在见到了长孙皇后面色明显变好了许多后,李秋也是打心眼里高兴。

  “李秋拜见皇后娘娘。”

  “见到娘娘凤体日渐安康,小子甚至高兴。”

  此时的长孙皇后呢,在见到了一直想见却未见的儿子,心情也是更好。

  “李秋啊,你这个孩子也是有心了。”

  “陛下呢,已经提到过好几次,说馋你曾经做的那些菜了。”

  “正好这宫中无论食材,还是调料,甚至是连射天狼都有,你也就为陛下做几道尝尝。”

  “本宫呢,来替你打下手。”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