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五十一章 成立宣导教化司_明末试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皇帝道,“宣传教化很重要,朕亦知道,但是朝廷马上就要大量用钱,没有钱粮再出,成立一个机构。朕决定,宣传教化司名义上由礼部主管,由你组建,人员、房舍所需等一应东西,皆由你一体承担,主官人选等,由你推荐,朝廷任命。官职就定于正五品、从五品各一人,辅官六品、七品、八品、九品若干。”周大虎一听与自己的心中差距太大,哪能由礼部这些清流官员担任主管,哪怕是名义上的,也是会坏事的。他立即回道,“皇上,礼部都是翰林清流,宣传教化就是一直特别的宣传部队,要经常分析战斗的一些过程,需要用军方的人员参与,还要请皇上下令禁止抄传邸报,由大明之新的报纸代替,严控朝堂人事和军机情况外泄,这样军机处领之比较合适。”邸报的发布方式、发行渠道,即经由通政使司、六科、提塘三个环节。明代的“邸报”基本上每日发行。明代中叶以前的“邸报”,大多是由各级抄报人用手写的方式辗转抄传的。中叶以后,部分“邸报”开始使用印刷。抄写与印刷两种复制手段并存。明代的“邸报”,其内容大体包括:1皇帝的谕旨;2皇帝的起居言行和有关皇室的各类消息;3官吏的任免和觐见;4臣僚们的章奏,这是“邸报”中所占篇幅最多,信息含量最大的一部分内容;5军事信息;6社会新闻;7“邸报”中还附有“鼎甲单”,及时报道有关科举方面的最新信息。京师等地开始出现了民间的报房和从事抄报工作的专门行业。有人以经营报房“博锱铢之利”,有人以“送邸报为业”,有人定期地向送报人支付“邸抄之费”,社会出现了“抄报行”这一公开的行业,并因利薄而受到官方的减免税费的待遇。朝廷也有严厉限制“邸报”抄传活动,使很多章奏不能发抄。但是需求太大,依靠“邸报”获知朝政和国家大事的官员和在野的士绅们,纷纷托人上疏,禁止太严,令有心保效朝廷的人耳目闭塞、信息不灵。大家都是官员出身,在朝为官,罢官、起复、致士再起复等,都是家常便饭。他们也不想今后回乡后,成为一个耳目闭塞、信息不灵的人。因此,这个邸报的严厉限制,多是敷衍了事。一旁的孙承宗看见自己的学生想要自己独立办报,便也站了出来说道,“皇上,微臣也是认为挂在军机处之下比较合适,主官品阶也应提高一些,能配得上军机处军务重地的门面。”崇祯皇帝轻声道,“军机处宣导教化司。”随即他点点头,定下说道,“就叫这个名字。主官品阶为从四品。从今日起,停止邸报抄发,但有发行查获,一律按敌人奸细处理。”他也知道,建虏、流贼等,都是从邸报上的消息为军事情报,择机攻击大明和官军。朝廷也是有一些顾虑,以及照顾回乡的致士官员,起复再用等情况,一直没有严厉执行限制邸报的禁令。但是现在趁着这个机会,他下定了决心,改革这一条邸报的弊端。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