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三章 何意_明末试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平以出政”。皇帝虽然回复与于嘉许。但他内心依然很是忐忑。今四月初,江南武生李琏上疏朝廷实行“首实籍没法”,报名输官,请朝廷搜括江南富户,并具名呈报官府,可以用将最富足的富户抄没家产入官的办法来充盈国库。钱士升他认为,这是祸乱国家之法,由他票拟将武生李琏下刑部提问判罪。但崇祯皇帝看了并不同意,他意图广开言路,此法虽缪,但也是一片忠心。不想太追究李琏过甚,追究过甚,崇祯皇帝害怕天下百姓畏惧,而使言路不畅和百姓不敢上言。下令内阁重新票拟。首辅温体仁知其意,亲自票拟轻处李琏。钱士升十分恼怒,又上疏《看祥章奏纠参李琏疏》,出言激烈。这个上疏刚刚交上去,首辅温体仁看后劝阻他此疏言语有些过火,用词不当,会惹得皇上恼怒。而他却言,“心血已发,不可遏制,得罪遣斥亦所心甘。”并称,“此虽小事,关系民生安危国家元气。”乾清官。崇祯皇帝看着辅臣钱士升的奏疏《看祥章奏纠参李琏疏》。其上疏道,“实行首实籍没之法是衰世乱政,会载在史册上,臭名万世。”并分析道,“其曰:缙绅豪右之家,大者千百万,中者百十万,以万计者不枚胜举,臣不知其所指何地。就江南论之,富家数亩以对,百计者什六七,千计者什三四,万计者千百中一二耳。江南如此,何况他省?且郡邑有富家,固贫民衣食之源也。地方水旱,有司令出钱粟,均粜济饥,一遇寇警,令助城堡守御,富家未尝无益于国。《周礼》荒政十二,保富居一。今以兵荒归罪于富家朘削,议括其财而籍没之……此秦皇不行于巴清、汉武不行于卜式者,而欲行圣明之世乎?……”崇祯皇帝越看越生气,自己广开言路,只不过是有人上此一书,此言虽缪,但也是一片忠心,朝廷也没有听从实行,朕不过不想惩罚上疏的李琏而已,身为朝廷肱骨辅臣,竟然不知分寸,与一小民之言斤斤计较,欲置于死地,乃是为何?朕没有半点实行的意思,这样洋洋洒洒上疏数百言,拐弯抹角叽骂朝廷与朕,叽叽歪歪这么多,此乃何意?沽名钓誉!崇祯皇帝拿起案桌上的毛笔,当即在上面批注切责曰,“即欲沽名,前疏已足致之,毋庸汲汲。”这里面的前疏指的是钱士升上疏的《四箴》。还在内阁办事的钱士升还不知道这一切,只不过是有些心绪不宁,对自己的上疏有些后悔。这时内阁只有四人,首辅温体仁、钱士升、张至发、林钎。三人对周大虎要求的罪臣有些争执不下。钱士升赞成,因其名单中有他的房师钱龙锡,戍定海卫。张至发和林钎反对。张至发道,“你看看,这要求的人,都是什么人?皇上和朝廷认定的前罪臣督师袁崇焕的朋党,前内阁次辅钱龙锡。”“严重失职放走流贼的前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专门惩办流贼,罪臣陈奇瑜。此人乃山西保德州人,怎能遣戍山西,到其账下做事?”“还有这个是前宣大总督,因坐失战机,抗敌不利而被遣戍的罪臣张宗衡。”“以及罢官回家的原蓟辽总督曹文衡等……”“武臣方面,他请求启用原山海关朝廷罢将宋伟为其麾下一将,账下听用。”“以及启用原辽东将领高阳旧将副将周文郁、罪臣副将茅元仪、黑云龙……”林钎接着张至发话说道,“这个周大虎所用罪臣和罢官都是过去之朝廷原来重臣,这是何意?有什么用心不成?”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