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章 高阳初见孙承宗_明末试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起过来了?”

  “周将军,是你们的朋友吗?你们给我介绍一下客人吧。”

  说完话,孙承宗摆摆手让大家都坐下,说道,“大家不要拘谨,他们二人我不操心,周将军第一次来老朽府中,可随意一些。”

  接着他又说道,“老朽看见周将军,就不由自主的想起和培亭、伯顺等人在辽东关门的日子。”

  “周将军怎么和培亭和伯顺一起而来?”孙承宗回忆着看过的邸报,已经知道了对方是谁。

  这时杜应芳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孙公,我现在是周守备的募宾,周参将兼着山西代州的守备之职,我和周将军刚刚从山西和建虏作战的战场上回来。”

  “其后,又去了定兴,送周将军的部下就任定兴守备之职。去见了鹿兄,有一些要事和公事,便一起过来了。”

  “有公事,何事?”孙承宗问道。

  周大虎站了起来,拱手道,“回孙公,是我的一名部下来就任高阳县守备之事。”

  孙承宗点点头,他一向主张地方州县守御要有实兵、失饷、实训,而不是到了危急时候,督战乡勇民壮等无饷、半饷、半训的民兵守城。没有实兵实饷实训,乡勇壮丁是很难能守住城池的。

  “朝廷给的兵员定额有多少?饷银多少?”

  这事牵扯高阳的防御之事,事关自己家乡全城百姓安危,孙承宗怎能不关心呢?

  “守备营兵兵额五百,月饷八钱。”周大虎回道。

  孙承宗想了一下表示道,“还不错,州县城池不大,有五百精兵再加上乡勇民壮,对付一般的流贼饥民是足够了。再多,朝廷和地方州县财政也负担不起。”

  随即他问道,“朝廷并没有在州县广置营兵的敕令,你如何得到兵部的批准?”

  朝廷财政困难,一般的话是不会批准这样的请求的。

  周大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这是我走了关系。兵部尚书张凤翼是代州人,我去年守住了代州,还取得了大胜,给兵部也减轻了压力。于公于私,我都帮了大忙,我就请求张尚书绑了这个忙。”

  孙承宗人老成精,心中已经有些想到这些职位守备,恐也有所规划。

  孙承宗很是关心这次建虏入塞的山西宣大等地的战况,如今碰上一个刚刚从战场上而回的军中将领,他那能忍得住。虽然预计可能结果会是不好,但他还是想听。

  “建虏入塞山西宣大,战况如何?”

  “损失不小,不过最后把人口全部夺回来了,钱粮、牲口夺回了一半。”

  孙承宗听了有些不敢相信,何时朝廷官军变得这么厉害了?

  不管是人口,还是钱粮、到了建虏手中,还想夺回?难上加难。

  接下来杜应芳的话,更是让人不敢相信。

  杜应芳看见了孙承宗孙老有些意外,便站起来说道,“孙公,我就是与这次建虏入塞之际,于今年四月底,周将军上门请我来当幕宾,我本不愿意再涉朝廷事物,可是周进军的真诚打动了我。”

  “周将军给我说,他当朝最敬重的人就是孙公,他说孙公在辽东收复国土四百里,以寨堡固守,不让建虏前进一步。其功巨大,史书可载。如果孙公一直主政辽东军事政事,辽东军情何以会有今日之败坏。”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