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九章建虏入塞—(四十二)塘报飞递进京师_明末试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奔平虏卫。

  平虏卫城中,这一夜,灯火通明,酒桌上,众将领你来我往,推杯交盏,把酒言欢,一直喝到天明,周大虎和众将才回去休息。

  而杨嗣昌只是在开席时,敬了数杯酒后,就退了出去。他还没到彻底放心的时候。一接到周大虎等大捷,建虏回转的消息时,就立即通知了宣府总兵卢抱忠,宣府巡抚陈新甲监视御马监太监卢惟宁三人,命其严加戒备,以防建虏在吃亏后,恼羞成脑,回程时突击宣府等地。

  在做完这些事情后,杨嗣昌终于能歇一口气了。

  而与此同时,宣大巡按御史梁云构,却是痛并快乐着。他已经是数天只睡了几个小时,但心中却是十分高兴。

  不过他刚刚验完周大虎所部的军功首级,点清所救百姓人数,以及夺回的钱粮、牲畜等,现在又得知,四部兵马在塞外百里处,击败建虏,夺回全部被掠百姓,以及部分钱粮,牲畜等,在欢喜的同时,也有些发愁,人手是严重不够呀。

  朝廷何时曾出现过清点验证军功的人手会短缺?梁云构苦笑着,身体疲惫却心中快乐着。同时他也有感叹,如果朝廷多有精兵如此,建虏又有何惧之?流贼又何愁不平?

  一切都在按规定在进行着,周大虎等人商量的钱粮等分配方案,虽有总督杨嗣昌的事前同意,但真等打胜了,情况又不一样了。望着夺回来的堆积如山的钱粮,成群上万的牲畜,杨嗣昌只好上报朝廷,恭请陛下定夺。

  ……

  京师,兵部衙门。

  一份紧急军情塘报和一封宣大总督杨嗣昌的上疏,放在了兵部衙门堂上官,兵部尚书张凤翼的书案前。

  张凤翼打开塘报又开始看第三遍。脸上带着无比的喜悦和震惊之情,哪怕这已经是他看了的第三遍。

  塘报上,详细叙述了大战的经过,军功是周大虎排在第一名,其次是援剿总兵祖宽、再其次是延绥总兵王承恩,最后再是大同总兵王朴。塘报上只是简单的报了一下大捷,说明等战果核定之后,再向兵部详信题报。

  奏疏上呈报的是激赏的有关事项定夺。

  兵部尚书张凤翼注意到了周大虎的所部兵马,竟都是家丁乡勇组成,令他很是惊异周大虎的练兵能力。

  至于夺回的钱粮和牲畜,宣大总督杨嗣昌请示,“按隆庆元年题准、蓟镇与大众鞑贼血战、临阵擒斩贼级一颗者、升一级,不愿升着,赏一百两,所获马牛货物,尽给本人。”

  这个数目太是庞大,这个他这个兵部尚书也做不了主,只能呈报与陛下圣裁。

  张凤翼放下手头公务,立即前往文华殿面圣。他作为兵部尚书,也是有极大的功劳。他知道赏要及时,这是一场十分罕见的大胜仗,在胜利的时候,不能让拼死一战的勇士们等的太久。

  ……

  文华殿。

  朱由检急匆匆赶到这里,虽然赶得匆忙,但他听说是军情要报,顾不得在批有关奏疏,就赶到了这里。能让兵部尚书操心的及时军报,只有宣大山西逆虏进犯的军情了。

  朱由检刚坐好龙椅上,就立即传招兵部尚书张凤翼觐见。

  在文华殿外朝房等待的张凤翼,一听要他觐见,立即整理好衣冠,挺胸昂首,精神十足的走了进去。

  “臣,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张凤翼,拜见吾皇万岁万万岁。”张凤翼跪地俯首叩拜道。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