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九章 建虏入塞(二)——来了_明末试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或者走五台县过境走龙泉到北直隶阜平京畿一带,都是有一个问题,涉入大明过深,易入险境,建虏人稀兵少,决不会冒此风险。”

  杨嗣昌捋了捋颌下的胡须,接着说道,“我认为,建虏还会是大同宣大为突破口,伺机向东而进,威胁京师。”

  尤弘勋黑着脸,一言不发,低头思索了半天后,看向身边的王朴道,“王总兵,你的意思呢?”

  个子有点矮,但很壮实的王朴,想了想道,“末将认为建虏大概率会重返大同,东进北直隶可能行不大。不过最后还是,由总督大人决断。”

  王朴说这话没有别的,就是他是大同总兵,他想回大同去。

  杨嗣昌看了看眼前的两位总兵,内心满是失望,除了王朴在大同在六月十一日、十二日两日小战两场外,再无动作。而尤弘勋,至今未进一场与建虏的堂堂一战,二人皆是令人失望。

  而大同巡抚叶廷桂新任刚刚两旬,山西巡抚吴甡到任半年,自顾自己一地,也是难以借重,想到这里,杨嗣昌眉头更是紧皱不展。

  “代州位居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柢三关,咽喉全晋,乃是居中处理虏情的要地,此地最益。”

  “尤总兵继续看守宁武关,寻机以战建虏,王总兵随我移兵赶赴代州,择机寻战。”

  二将站起,低声喝道,“是。”

  半个时辰后,宁武关关门大开,杨嗣昌等人带着兵马向东北的代州疾驰而去。

  尤弘勋看着总督杨嗣昌远去,脸色阴沉,他已经感觉到了总督杨嗣昌对他不积极出战的不满,但他只能假装不知道,装聋作哑。

  不是他不出战,而是他去年年底刚到任不久,手中可用之兵,只有上百家丁,其他兵丁皆是老弱不堪,而不敢出战。

  他不想出去和建虏硬碰,而为此有可能的全军覆灭。他只好忍……

  ……

  五台县。

  周大虎带着三千多人马,已经按计划埋伏在离县城,十里远的官道两边密林里。

  骑手都在安抚着战马,有的手心还抓了一把豆子,喂着军马,让其不会发出声音。

  五百火器手也都压实了铅弹,准备好了火绳,火折子也是备在手边,一切都准备停当了。

  周大虎为什么选择五台县?首先这里是代州的辖地,其次是这里是山地地区,易于埋伏,出其不意。三是在五台山东南六十里,东距河北省阜平县七十里。有上下两关,相距二十里,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山西和北直隶的分割重要兵关——龙泉关。

  龙泉关驻有关城,设有千户所。为河北通往山西关隘。

  周大虎判断,建虏到五台这里,亦有叹关的意思,也许是为今后的犯明做准备,淡然这是他的一面之想。

  “来了,来了……”

  一名斥候猫着腰,小碎步来到了周大虎身前,轻声禀道。

  周大虎凝神看着前方,低声命令道,“大家做好准备,我命令一下,大家就一起防箭开火。”

  “听清楚了没有?”

  “听清楚了。”“知道了”……

  大家纷纷低声回答道。有的则是点点头,或者是轻“嗯”一声,各有不同,但都是声音和动作很小,以免惊动建虏敌人。

  因此,大家此时都是小心翼翼。

  杜应芳时隔十余年后,又重新首次参加军事行动,心里既紧张又兴奋。他转头看向自己儿子,见其紧张的身体有些发抖,便一直手按在儿子身上,立即儿子身体发抖减轻了许多。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