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章 交换_明末试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批的明军俘虏眼中闪着一丝渴望,紧紧地盯着二人,目光炙热,而两人心中长叹一声,人多名额少,对这些俘虏来说,杯水车薪,看着这些俘虏投来的炙热目光,二人只能低头回避,然后默默的挑选人选。

  曹一山专挑骑兵,骑兵有两大特点,常年骑马的人容易罗圈腿,二是常年手握马缰绳,手指骨结粗大,当然还有许多别的特征,曹一山作为老兵,对此了如指掌,很快就选定了一百多人。

  而赵民则难得多,他只好跟着感觉走,凭着自己的一些经验在选人,他选的人有廋的、有孔武有力的、有受伤的、还有几名老卒,当然受伤的都是前怀正面。

  曹一山也是跟着挑了一些受伤的,甚至还挑回了几名重伤员,当然这都是有很大希望完全治愈的人,挑着的人则是满脸含泪,没有一丝喜悦,没挑着的人也是满脸泪水,眼中有一丝绝望,三百名额对于数千人来说,都知道幸运儿很少,都强忍住了想哭的冲动。

  赵民和曹一山二人不敢看这些人的眼睛,低头带着人快速离去,身后突然爆发出震天的痛哭声,二人知道这是绝望的痛哭声、不甘的痛苦声,二人心酸无比,但此时也要更坚强,战争是要死人的,但不得不打,这些日子生死已经看淡很多,可是听着数千男子汉大丈夫齐声痛哭,这……这一切真的是让二人受不了,心中煎熬无比,让人终生难忘此情此景。

  经历了这一幕,二人回头看了一眼远处的俘虏营,心中却是暗道:“总有一天我们会马踏辽东建虏,救你等回来故乡,到时候再见!”很快,二人带着选出来的三百俘虏回转代州方向交接点而去,身边跟着一百多建虏骑兵去交接尸骨。

  这边周大虎派出的赵民和曹一山选人的任务已经完成,只等时间一到,在交界地点完成交换就成了,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大问题了,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两边都没有人再起别的心思。

  三天后,时间到,交接地点,周大虎亲自带人来到这里,交接地点选在大同附近,大同距离阳和卫约一百五十里,距离代州约三百余里,虽然有些远,但周大虎还是同意了,身后几十里处,他为了以防万一,在那里埋伏了千人的伏兵。

  交接很顺利,皇上派来的锦衣卫在一边监督,经过检验,各自验证无误后,双方交接,一名建虏身份不低的人嘀咕了几声,布颜图上前对着周大虎又说了几声,通译翻译道:“我家大人要求你们归还贝勒大人的身份玉佩。”

  周大虎手中确实有一块从萨哈廉身上搜出来的一块玉佩,但这不是协议中的内容,周大虎当场与于拒绝,这是自己的战利品,岂会白白送于人。周大虎还想将此物献与皇上或者自己留下留作纪念,反正已经交换完毕,周大虎对其根本不予理睬,直接领人快速返回代州。

  ……

  与此同时,阳和卫城之外,皇太极在大帐中凝神想着问题,这些天,他已命令八旗合力修整武器,厉兵秣马,只等萨哈廉尸骨迎回,便转营攻下万全左卫给大明一个教训回复。

  一天后,萨哈廉尸骨迎回,皇太极亲率八旗官员出大营辕门十里迎接萨哈廉尸骨,一见面皇太极便恸哭不已,泪流满面,几位贝勒豪格、多铎、多尔衮、阿济格等人纷纷上前相劝大汗节哀,久劝不允,各位大臣贝勒固山额真等人跪劝多时,皇太极才起身回转大营汗帐之中。

  回到账中,皇太极一边掉泪,一边对八旗贝勒大臣说道:“我等当初人少时,尚尔扰乐与共,况诸兄弟之子皆视我如父,我亦视之如子,子亡,父焉能不悲呼?”

  说完,稍息片刻,复有跪哭,祭酒三樽,大贝勒代善遣昂帮章京阿山、梅勒章京图尔格相劝,代善作为亡人至亲不能亲身来劝,便托人来此,言此时乃非常之时,正是征明期间,还在明国境内,兵事凶危,望大汗节哀保重身体,皇太极虚心纳谏,听之。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