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章_菩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熹长公主这一年二十岁了,花容月貌,不知为何仍未婚配。在蓬莱宫深居了二十年,当时已年逾半百的姜太后万分不舍,但最后,还是送走了视若亲女的长公主。

  据说长公主从京都西永乐门离开的那一夜,多年未出蓬莱宫门的姜太后在永乐门上独自立到了深夜。

  是夜,夜寒露浓,华发星点,身影萧瑟。

  菩珠就生于金熹长公主和亲塞外的次年。

  岁月如水,光阴流淌,又过去了七年。

  到了宣宁三十九年,明宗登基将近四十年了,御前的成人皇子有四位。

  长子,即梁后所出的太子玄信。

  次子晋王玄吉,便是如今的孝昌皇帝,陈太后的侄女陈妃所出。

  三子楚王玄义,董妃出。董妃族兄董乾有才干,七年前对北狄的战事里,明宗派董乾统筹钱粮。他也没有辜负帝恩,调度出色,后被授车郎将,成为皇帝的近臣,董家自此也隐有追赶姜家分庭抗礼的态势。

  最后一位幼子,封秦王,名玄度,因生母阙妃进宫迟,当时明帝已经登基二十多年,人到中年,故秦王与几位皇兄年纪相差颇大,兄长皆而立,而他年方十六。

  这一年,明宗也将近五十岁,龙体日渐欠安,太子却早过而立,正当少壮。

  论自身,太子聪颖好学,宽仁厚爱。

  论护持,母舅梁家自不用说,年轻的平阳侯姜毅,与太子亦亲亦友。武有这些战功赫赫的实权军方人物,文,则有以太子太傅菩猷之为首的京辅士人文官集团。

  菩猷之,便是菩珠祖父。他重太子,犹京辅士人重太子,而京辅士人重太子,无异于天下士人重太子。

  明宗对于曾定掌乾坤又辅佐自己坐稳帝位的嫡母姜太后,无疑始终是怀着极大的敬重之情,但这位幼时与嫡母太后亲密无间的皇帝,成人后心态有变。他之所以不喜梁后所出的太子,或许也与这种变化有关。

  太子越光华照人,皇帝的心思便越是微妙,加上有心之人进言,倘若说早年,皇帝对自己的喜恶还有所克制,随着年纪老去身体衰微,竟渐渐不加掩饰,常以太子奏对有误而加以斥责,甚至当着近侍大臣之面,疾言厉色。

  少壮太子,衰微父帝,在权力的太阿面前,本就是道无解之题。

  更悲哀的是,太子从小本就不被父帝所喜。

  不知道多少次,太子李玄信在噩梦中惊醒,一头冷汗,涕泪交加。

  他梦见父皇拔剑刺向自己,自己倒在血泊中,苦苦哀求,表明心迹,而父皇看也不看一眼,冷冷离去。

  这不仅仅是梦。他知道,迟早有一天,即便父皇不杀死自己,也会废了自己。

  四个儿子里,父皇最爱的,是他的幼弟玉麟儿。

  玉麟儿是四弟李玄度的乳名,他的母亲阙妃来自阙。

  阙国位于中原之北,与狄近邻,是一个古老的北方小国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