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五章 新的建制_三国之重振北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奉等人全部到达之后,童远发布最后一项考核,那就是拔河。

  拔河不仅考验力量,更在乎团队配合。

  实际上,拔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这项活动出现了,之后军队中慢慢开始常见,并传到民间。不过在这个时代更多被称为“钩强”或者“牵钩”。到之后的唐朝时,“牵钩之戏”已命名为现代的“拔河”。

  在军候等军吏的安排下,全军以什为单位,十人一组,逐步淘汰晋级。童远早让扈从事先准备了二十条粗绳索,立大旗为界,用以决胜负。毕竟董家太多物资,准备这些物资十分容易。

  夕阳之下,在一阵阵擂鼓和呼喊声之中,拔河比赛就此开始。

  一轮轮进行的很快,很快只剩下一半的人数。又一轮下去,只剩下七百多人。童远命令这些人继续比赛,但是全部记下姓名籍贯。这也意味着他们晋级了。

  最后还剩下四组人,这四组也算是身经数战,掌握了一些规律。扈从这时过来悄悄告诉童远,这四组人,有三组是徐晃手下的兵,另有一组是杨奉的亲卫。

  只见这时徐晃的手下正在和杨奉的亲卫角逐。他们一方是身高不过六尺五寸到七尺之间,看起来平庸无比。另一方全是身高七尺以上的汉子,其中有两人估计有八尺以上的高度。

  其实在后世的拔河经验之中,拔河中强壮有力,身材厚实,肌肉发达,体重较大的人会比较占优。同时,最好是让人员身高都基本一致,这样重心高度比较统一,便于所有人一同发力和移动。

  另外在拔河的过程中,全员最好把绳子抓稳,不要有高有低,更不要左晃右晃的,这样用力的方向上也是要一致的。再加上人与人之间合适的距离以及在呐喊声下同步发力、喘气,这样就能将团队之力发挥至极致。

  现在这两组人刚好是两个类型,一边是身高比较一致,默契度高,靠着同步发力呼吸,一点点把开始的劣势挽回。

  另一边是人高马大,一看就是常吃肉食较有力量的人,但是因为重心各异,缺乏协调,看似再用些力就能赢的他们,正一点点的被拽过去。

  数息之后,杨奉亲卫那边逐渐泄气,瞬间被大幅拉了过去。

  “铛铛铛铛!”

  鸣金声响起,自从只剩八组开始,就不用人喊出结果,而是用鸣金表示胜负已分。

  徐晃的部下显得兴奋异常,他们不过是县城中同一条街上的百姓出身,竟然战胜了多年老兵的杨奉亲卫。若不是鸣金声大作,他们自己也不敢相信。

  片刻之后,最后夺得第一的也是这组人。童远于是下令,前四组的四十人全部职位晋升一等,直接编入脱产的新军。

  最后,跑步掉队和最开始不守纪律士卒被直接划归屯户,他们之中如果有人拔河过了三轮,到可以酌情留下。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