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0章 米尔恰级战列舰_罗马尼亚雄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恰号战列舰建造计划,这几个字被加粗标记。真没看出来海军连船名都取好了,看来不答应是不行了。而且能用首位将罗马尼亚统一起来君主名字建造的战列舰,自然不同凡响。甚至为了让埃德尔了直观的体会,海军方面还画了草图。

  从草图上上看,米尔恰号舰型上采用长艏楼。前部呈阶梯式布置着380毫米三联装炮塔2座,后部布置着1座。艏楼较长,一直延伸到后部炮塔。4座150毫米三联装副炮分别布置在2号和3号主炮塔的左右两舷。

  该舰水线以下采用圆筒结构水下防御系统,筒的内径米,外径米,内筒内是空的,外侧可装载燃料等液体物资。在圆筒结构水下防御结构的内侧和船体中心线处设有纵舱壁,纵舱壁将机舱区域分为左右两个部分。机舱区域由4个机舱室、6个锅炉舱室组成,机舱区域及主炮塔下的船底则采用三层底结构。

  在三层底内的船底中心布置电缆管道。在1号主炮塔的前部及3号主炮塔的后部船底布置有应急柴油机发电机舱室。前部桅杆为圆杆式,后部桅杆系在塔状结构底座上安装圆杆。该舰前后2个烟囱布置得比较接近,其间安装了射击指挥仪。

  米尔恰号战列舰机舱分为前机舱和后机舱,二舱之间是锅炉舱,这种布置形式有利于提高舰艇的生命力。因为某个机舱被炸后,另一个机舱的动力系统仍可发挥作用。但这样的设计增大了主炮塔及机舱区域的范围,被打击的机率也相应增大。

  防御上,米尔恰号战列舰舷侧水线部的装甲带成8度角安装,厚度为250毫米板或280毫米板与70毫米板或10毫米板形成组合装甲板,最厚处组合装甲达360毫米。甲板防御上,上甲板厚度36毫米+9毫米、2号甲板12毫米、3号甲板100毫米+12毫米。

  主炮塔装甲由前面装甲380毫米、前部侧面200毫米,炮塔顶棚为200毫米板组成。炮塔座板厚度在350~280毫米之间。指挥台前部顶棚为120+10毫米;侧面水平甲板为250-90毫米+25毫米或10毫米的组合板。

  动力系统方面;采用12万马力的蒸汽轮机驱动,锅炉蒸汽压力25千克/平方厘米,蒸汽温度325℃。主机为齿轮传动涡轮机,转速238转/分。主发电机组为450千瓦涡轮发电机4台,应急发电机组为800千瓦柴油机发电机4台。4个螺旋桨均为3叶,直径米。

  米尔哈号重量分布情况是船壳重量10369吨、防护装甲13045吨、武器装备6539吨。全舰总计29953吨。其标准排水量达到36500吨,满载排水量达到44100吨。

  其主要数据如下。

  该舰全长米,水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