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零五章 隐藏的秘密_吃货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李,这个倭奴国女皇挺懂事儿的嘛,我正好想去千羽的家乡看看呢。”

  李佑说道:“咱们先去了百济再说。”

  百济,光州。

  李谨行每天都要到高句丽新军第九镇中巡视,尽可能多地接触中下级官兵,他平易近人,一口地道的高句丽语言,很受高句丽官兵们的喜欢。

  这天傍晚,李谨行路过中军营帐附近的一座盛放杂物的帐篷时,听到后面有人在小声哭泣,他走过去一看,是一个小个子的年轻士兵,看上去只有十五六岁。

  看到李谨行过来,他急忙擦了擦眼泪,站起来行礼说道:“见过监军大人。”

  李谨行说道:“免礼。”然后走过去坐在那名士兵刚才坐的那根圆木上,拍了拍身边的地方,说道:“来,坐下,咱们聊聊。”

  士兵十分拘谨地坐了过去。

  李谨行跟这名士兵攀谈了起来,很快,士兵放松了下来,将自己哭泣的原因告诉了李谨行。

  原来,这名士兵是镇将军卫队的一名传令兵,他刚刚得到了消息,自己的母亲得了重病,他想回去看看,长官不仅不同意,还训斥了他,他心里不痛快,又担心母亲的身体,因此在这里哭泣。

  李谨行耐心地跟他解释,大战在即,长官的做法并没有错,可能是处理的方法简单了一些。他问清楚了士兵的家庭住址,说自己跟高句丽总督张世贵熟悉,会安排地方官府照顾他的家人的。

  李谨行让士兵自己写一封家书,然后送到自己的营帐,他会安排人随着百济总督府的军邮送到士兵的家乡的,至于给他母亲治病的钱,李谨行会替他解决的。

  士兵千恩万谢,跑回去写家书了。

  李谨行回到自己的营帐后,他还要出去处理其它的事情,就安排一名亲兵等那个士兵过来。

  两个时辰后,李谨行回来了,亲兵禀报道:“大人,您说的那名高句丽士兵没有过来啊。”

  李谨行感到有些纳闷,认为是卫队长官不准那个士兵出来,于是他派自己的亲兵到那名士兵的营帐里面取他的家书。

  不久,亲兵回来了,说找不到那名士兵,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第二天上午,李谨行正在将军营帐参加会议,第九镇所属第三军派人来禀报,说在军营外的河滩上发现了一名高句丽士兵的尸体。

  李谨行感觉很不好,于是主动要求去处理此事。果然,死者就是昨天他见到的那个·士兵。

  李谨行明白了,这是因为他单独跟那个士兵谈话的原因,而这个士兵属于将军卫队,有人担心泄露了机密,残忍地杀害了他。

  这么多天来,随着李谨行对部队了解的深入,他总感觉将军和别将等人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他不动声色,继续暗中调查。

  百济都督府。

  西北王殿下驾临都督府,都督府所属各级军政长官都来觐见,李谨行跟随第九镇主要将领一起来到了都督府,随后,他单独求见了李佑。

  听完了李谨行的汇报,李佑很高兴地说道:“你提供的情况很重要。你能够深入部队,了解士兵疾苦,这样的做法很好,你要继续在军中熟悉官兵们的情况,随时掌握部队的动态。”

  李佑又问了李谨行一些其它的情况,说道:“你在那里要多加小心,特别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出门一定要带上飞虎军随身保护,等到开战前夕,我会给你们每个镇再派去一个中队的飞虎军的。”

  李谨行很高兴,不仅仅是因为王爷关心自己的安全,还因为他听到了开战二字。

  最近一段时间,到处都传遍了,说朝廷已经跟倭奴国人达成谈判协定,仗大不起了。李谨行等人就是来建功立业的,不打仗,他们不是白来了吗?

  王爷的话中透露了重要的信息——还是要打仗的。

  李谨行兴奋地说道:“是,谢谢殿下的关怀,臣一定搞好第九镇的事情。臣告辞了。”

  李佑把李谨行禀报的情况,向李道宗、薛万彻、司马炯和裴迪兰做了通报。

  司马炯也把他在百济都督府所掌握的,关于新罗和百济的情况做了汇报。

  李道宗皱着眉头说道:“倭奴国和新罗国还有这些高句丽人,他们在图谋什么呢?”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