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三章 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一役_吃货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惧怕任何的外敌。

  同时,建立在隋朝基础上的唐朝,能够战胜隋炀帝无法征服的敌人,就足以证明唐朝比起隋朝更加合理,更加强盛。

  因此,这一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实,攻打高句丽用不着李世民御驾亲征,正如前文所分析的,他亲自统率大军,会束缚将士们的手脚,从战术上来说得不偿失。

  然而,李世民是真正意义上的唐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威望会影响到今后唐朝的许多代皇帝,因此他一定要开个好头。必须由他御驾亲征,来完成对高句丽的灭国之举。

  李佑决定暂时把自己主要精力,放在支持李世民打下高句丽的事情上来。

  两仪殿,书房。

  午膳过后,李世民的心态已经恢复了平和,他和李佑回到书房,想继续谈论征讨高句丽的事情。

  李佑望着面带疲惫之色的李世民,心疼地说道:“父皇,反正下午还要讨论这件事情,您不如睡会儿午觉。”

  李世民望着李佑关切的目光,能够感到他真诚的关心,他点头说道:“好吧,我就小憩片刻。”

  “那儿臣先告退了。”李佑行礼后,退出了书房。

  李佑来到了东宫,李承乾的侍卫长李得志到飞虎军镀金后,已经回到了东宫,他听说齐王殿下到了,急忙迎了出来。

  他说道:“殿下,小人已经禀报了太子殿下,他已经起床了,正在客厅等您。”

  李承乾也有睡午觉的习惯,李得志叫醒了他以后,就过来等候李佑了。

  “臣弟参见太子哥哥。”李佑行礼说道。

  “免礼,五弟,我就知道,你这个时候过来一定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李承乾说道。

  “是,大哥。事情是这样的”李佑说道。

  李佑介绍了上午发生的情况,他说道:“父皇去年东征高句丽不太顺利,他想再次御驾亲征,大臣们一定会劝阻父皇的。”

  他说到这里,李承乾问道:“你的意思是我也一起劝阻父皇?”

  在李承乾的心里也是不赞成李世民在次御驾亲征的。高句丽就是个刺儿头,提起来就令人头疼。

  中原民族打高句丽打了几百年了,隋炀帝以举国之力,最终还是败在了高句丽的手下,李世民御驾亲征也遭到了挫败,大家都不希望李世民走上隋炀帝的老路。

  李佑摇头说道:“大哥,这件事儿你一定要坚决支持父皇。父皇已经铁了心要东征高句丽,咱们所要做的就是坚决支持他。不仅在朝堂上支持他,在接下来的物资保障上也要大力支持。”

  说起这个,李承乾就有些后悔。

  上次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李承乾原本想过调集大批的过冬物资去支援,但是遭到了长孙无忌和张玄素的劝阻。

  他们都认为如果那样做,就有信不过李世民的能力的嫌疑。因为李世民信誓旦旦的要在入冬以前就拿下高句丽。李承乾如果这样做,有可能会令李世民不高兴。

  李承乾想起这件事儿,是真心的后悔了。他觉得还是李佑说得对:做事出自本心,不必要顾及那么多。如果自己当初就是本着一心关心李世民,能够早日筹集过冬物资送到李世民的军中,李世民就不会遭到这场惨败。

  李承乾听了长孙无忌和张玄素的话,患得患失,错失了一场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同时让李世民和唐朝遭受了重大损失。

  想到这里,李承乾说道:“好,这次就是倾全国之力,也一定要打下高句丽。”

  随后,他对李佑说道:“五弟,下午到两仪殿议事,咱们要不要提前通知其他的人,让他们支持父皇?”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