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032章 孰是孰非_少帝成长计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说历史上的北军是刘氏臂膀,倒不如说是文帝刘恒的从龙之臣。

  ——屁股决定脑袋,不外如是。

  同样的原因,在皇帝由历史上刘恒变成了刘弘之后,北军第一次‘刘氏左袒’的性质就变了:帮朝臣攻打皇宫,意欲何为?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因为‘顽固不灵’而被归为吕党的南军,则变成了誓死守卫皇宫,为刘弘抛头颅,洒热血的忠臣!

  诚然,在陈平周勃都被归类为‘国之柱石’的现在,北军的正义性‘毋庸置疑’,但刘弘却不能坐视南军被归为吕党。

  ——还是那句话,北军这么有‘主见’的军队,刘弘不要!

  虽然刘弘带领北军上演第二次‘刘氏左袒’,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支军队真的是被周勃蛊惑,但光从历史上周勃有能力策反北军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周勃在北军将士心中威望甚高!

  因为当时周勃手上只有兵符,却没有皇帝诏命!

  高祖皇帝制:凡五十人以上的军队调动,都必须有调兵虎符和皇帝诏命双重确认,否则按谋逆论处!

  周勃只凭皆一块兵符,就成功策反了北军,这意味着,北军是在知道此事谋反的前提下,依旧追随周勃去攻打未央宫的!

  起码负责查验兵符、诏书的高层军官,知道自己此举是在谋反!

  也就是说,只要周勃愿意,就完全可以第二次、第三次乃至于第无数次以‘刘氏’为虎皮,煽动北军造反!

  后世有一位伟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刘弘深以为然。

  南军就不一样了,根据历史记载,南军在整个事件中只做了一件事——守卫皇宫。

  再刨除掉太史公为尊者讳,以及二次创作的部分,情况就显而易见了:南军,很有可能自始至终都站在了后少帝这边!

  至于南军是由于吕产在宫中,才受命守卫皇宫的说法,则无疑漏洞百出:按照周勃、陈平串联诸侯大臣时的说法,吕产都要造反了,那他又何必命令南军护卫皇宫呢?

  直接让南军把自己的府邸围起来,或者带着南军跑掉不就好了?

  这么一想,无疑是另一种可能大些:吕产虽然有权调动南军,却无法让南军丢下后少帝,跟随自己!

  所以,深知南军不可能离开未央宫墙的吕产才跑入宫内,借着后少帝的光,试图在南军的护卫下保全自身。

  而这,也是刘弘今天前往南军大营的原因:为自己真正的忠臣加油打气,并为其正名!

  至于当初逃出宫时,刘弘为什么去北军大营,而不直接去找南军···

  刘弘视野中所看见的场景,就是当时刘弘选择北军的原因。

  ——南军大营,此刻已经是一个巨大的俘虏集中营了···

  ·

  ·

  ·

  PS:1.根据史记记载,

  这个很好理解吧?

  历史上的北军政治正确,是因为在刘恒登基的事上有功劳;现在历史改变了,后少帝眼里,北军自然就是错误的,或者说不值得完全信任。

  很抱歉,昨天由于我的原因少了一更,就,很奇怪的一种感觉:我越写越烦,觉得自己写的狗屁不是,跟前面完全没法比,怕让大家失望,然后越烦躁写的越差,写的差反过来又更烦躁···

  前天晚上出问题开始,改存稿改到凌晨4点,就莫名其妙进入那种焦虑的状态了,然后就删了重写,写的狗屁不是,去啃文帝本纪,再回来一看,前面的章节怎么也写的这么恶心···

  好在责编青舟大大的帮助,让我认识到这不是文章的问题,是我的心态问题:存稿废了大概17章左右,焦躁影响了我的心态。

  昨天调整了一天,花了足足14个小时写出来了31章,实在撑不住,就去外面拔了个火罐,才好了些。

  昨天少的一章今天补上,今天三更。

  实在很抱歉,万望大家包容、理解。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