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273章 一郡七城_少帝成长计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启的面前。

  不能废为郡县,那就只能再派个刘交的后代去做王;刘戊谋反自杀,刘戊的儿子们自然也躲不过一死。

  父死子替不成,只能是‘兄终弟及’,甚至是再往上推:刘戊之父刘郢客无他子,只能从刘郢客的兄弟当中选。

  刘交有七子,其长子,即首位楚王太子刘辟非,没能熬过老爹刘交,早早死在了刘交之前。

  老二刘郢客,便是刘戊老爹,且独刘戊一子。

  根据击鼓传花,立嫡立长的准则,继承楚国宗祠的,自然应该是刘交第三个儿子:平陆侯刘礼。

  可是,在刘交四子刘富上演了这么一出‘大义灭亲’之后,事情顿时就复杂了。

  刘礼为刘交之子中,且是在世的元王子中年纪最长者;刘富又是新鲜出炉的‘贤者’···

  立长,还是立贤?

  这个问题在当时,已经是第二次摆在景帝刘启面前了——太子刘荣年长,然其母不贤,该当如何?

  无可奈何之下,景帝刘启只能将此事扔给太后老娘,窦太后处置。

  最终,窦后还是决定立长,以楚元王刘交三子刘礼继承楚王之位。

  刘礼继位为楚王,在位三年而亡,是为楚文王。

  而刘富也同样在三年后去世,是为红懿侯。

  实际上,别说是景帝不知该当如何了,哪怕景帝拿定了主意,最后的诏命,也依旧要由太后来下。

  再结合汉家以孝治国的方针,也可以这样说:在诸侯王人选的决定之事上,太后具有一票否决权。

  只不过大多数时候,太后为了不和皇帝儿子闹别扭,都会顺从皇帝的心意。

  即便对人选不满,也会温和的皇帝商议,当某一方说服另一方时,再下定论。

  而现在,刘弘想要将坐拥九郡的齐国,削为仅一郡之地的‘新齐国’,自然也要跟太后张嫣沟通好。

  尤其是在审食其刚在张嫣耳边,说出那样大逆不道的话的前提下,刘弘更要小心维护与张嫣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削齐国,刘弘是必须要干的;但对张嫣,还是要温言相劝,陈明利弊。

  这不——刘弘把老娘的闺蜜都带上了!

  ※※※※※※※※※※※※※※※※※※※※

  御辇在宫门处停下,刘弘便同袁盎一同走下辇车,刚一抬头,就见张嫣的亲信宦官李信等候于宫门外。

  看见刘弘,李信赶忙快步上前,稍一躬身:“太后闻陛下将至,特命老奴于此相侯···”

  看着李信脸上毫不掩盖的阿谀,刘弘心中恶趣味陡然泉涌。

  在老娘收获袁盎这个闺蜜后,李信在张嫣心中的地位。可谓是急转直下。

  这倒是在刘弘意料之中。

  ——袁盎,可是能在历史上,拦住文帝刘恒的马车,指着文帝宠宦赵谈的鼻子,跟刘恒说‘陛下如此宠幸刀锯之余,可是臣等不足以效果?’的人!

  这样一个人,在和张嫣成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