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第三十七章_侍寝之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快便到了夏末,转眼间,庆朝旧太子被擒入京城已经三个多月了。

  说起来,这祝鸣堂还真是无妄之灾,他是个极会审时度势的人,知道庆朝已经不可能再复兴了,所以带着妻子儿女老老实实守在一个乡下,辛辛苦苦过自己的日子。虽然不好过,但是总还活着,人只要活着,就比死了强,这是太子一家四口的共同认知。

  他们安分下来,不肯掀起波浪,夏临轩原本也是不打算追究了的,他本就是个狂妄帝王,根本就不怕什么逆贼反军,出现这样的组织,他只有兴奋的份儿:又有了一个铲除逆党的机会啊。

  然而就因为蒲秋苔,因为夏临轩对蒲秋苔的独占欲越来越强烈,这本已经逃到了帝王视线之外的庆朝太子就倒了血霉。皇帝陛下在寝宫里为那个倔强男人费尽心思咬牙切齿之时,不知怎么的,就把他从记忆的犄角旮旯里拎了出来。

  蒲秋苔是典型的文人,你可以恨他迂腐,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人,弱点通常都会比较明显。

  例如夏临轩就立刻想到:在那个书呆子心中,份量能够胜过家人父老的人物,恐怕也只有庆朝皇室的血脉了。

  偏偏少年天子易冲动,当时冲进京城就是砍瓜切菜一通乱杀,之后那个逃出去的桂王眷恋旧日繁华,仗着一点支持的力量就敢建什么小朝廷,又被他毫不留情的一通镇压杀戮,如今想在民间找一个庆朝皇室的血脉,简直比找一条三条腿的□□还难。

  总算夏临轩的记忆力惊人,仔细踅摸之下,还真被他记了起来:虽然庆朝皇室的皇子已经杀得差不多了,但是一直以来,那个太子好像隐藏的还很深嘛。过去因为他老老实实隐在民间,没有任何非分之举,所以朕可以不追究他。现在朕要用他了,那果断要翻出来算旧账的。

  于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旧太子祝鸣堂一家因为蒲秋苔而遭了无妄之灾,全家和当日跟随他们出逃的两个太监以及两个宫女嬷嬷都被抓进了京城。

  这几个月里,夏临轩为蒲秋苔大开方便之门,只要宣召之后,必定允许他去探望祝鸣堂一家,至于在生活上帮衬帮衬什么的,少年天子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秋苔对祝家越照拂,就证明他对那家人的感情越深,那朕将来的计划也就越顺利,呵呵,这很好嘛。

  没错,夏临轩之所以这么大方,当然不是因为良心发现,他最大的后招还一直没有动,就等着蒲秋苔与祝鸣堂一家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呢。每每想到此处,皇帝陛下就是在梦中也会偷笑醒,更是无比庆幸自己当日因为狂妄,而留下了祝鸣堂这一条漏网之鱼,不然的话,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把蒲秋苔逼得甘心入宫。

  “皇上,起风了,您可别老站在窗户边儿。”

  小贝子从殿外走进来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