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9章 他要来_锦衣卿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疫他们就已经见证到她的厉害之处。小小年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其治理能力,协调能力,均首屈一指。

  可惜管不住手和嘴,恃才傲物,诋毁先帝。

  可惜啊,可惜。

  若没那错处,这种人才就该待在朝廷,为国效力,为君分忧,直至寿终就寝。

  周武煦余怒未消,底下那片乌泱泱的黑色头顶,让他恨铁不成钢。

  一个个实事不干,钩心斗角,党派之争倒是一把好手。

  好好的人才被踢出京,劣币追逐良币,剩下来的一群都是饭桶。

  吴王、楚王心思微妙,这苏希锦确实是个人才。可惜站错了队,若跟着自己,何需吃这样的苦?

  不过,现在将她踢出京城也好,等将来他们登上帝位,再召她回京,重新重用。

  “论功行赏,自然是应该的。”周武煦气罢,又沉思,她“诋毁”先帝,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否则百姓也好,士族也罢,都会抵着他的额头咒骂他不孝。

  底下众人听陛下要论功行赏,心头一揪。好不容易将她踢出京,这货不会又要卷土重来吧?

  不行,绝对不行。

  “论功行赏自是应该,不过当务之急如惠州通判所言,应灾后重建,帮助百姓重回家园。”头顶周武煦画风一变,生生打了个弯儿。

  闻言,许多人心底一松,陛下重视孝道,对她心有顾忌。

  韩韫玉垂首立于其中,听着周围人讨论惠州洪灾之事。明明没有一个字聊到她,却都是她的影子。

  “惠州减税一年,至于其他,待朕细细想过后,自有定夺。

  ……

  下朝之后,周武煦将韩韫玉留了下来,说得却不是洪灾之事,而是乌衣教。

  方才来信,惠州苏通判将乌衣教之事和盘托出。

  “岭南山高水远,蛮荒偏僻,想不到竟是这副场景。”

  “如此嚣张行事,必有人为其保驾护航。”韩韫玉声音和缓,“臣以为当派密探前往,暗中调查。”

  周武煦请他来,自是为了此事:“宴清可有人推荐?”

  “臣愿意前往。”他一本正经拱手,面上倒不见得有多大波动。

  周武煦暗自挑眉,惠州有苏希锦在,他毛遂自荐,不知是为了治洪还是想同她团圆。

  “你不行,旒儿那边离不开你。”

  是了,他是六皇子之师,若有一日六皇子为储君,他便是东宫之师,责任重大。

  韩韫玉心头想着得来的情报,不想放弃此次机会。“陛下,臣是最合适的人选,只有臣去,才不会惹人怀疑。”

  他去,满朝之人会以为他是借此机会,看望未婚门的妻子,而不会联想到乌衣教。

  周武煦深觉有理,正细思考就听景福殿的宫人来报,六皇子中毒,危在旦夕,淑妃娘娘已经请了御医前去诊治。

  惠州,有玉华公子带头施粥,许多富人紧随其后。大大缓解了官府财政压力。

  其实若按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