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6章 国债_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太子殿下和茅大人的殷勤期望,李昌宪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

  大晋朝有很多不合理的制度,他看着都不顺眼,要是按照他的想法,直接一劳永逸地进行全方面的改革,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一劳永逸就是对那些占有大量土地的世家和地主们开刀,让他们交出多余的土地,将大晋朝的土地收归国有,重新划分,严禁土地买卖。

  要想长治久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大晋朝需要改革,没有改革,大晋朝就不能焕发生机,永远不能摆脱经济上受困的危机。”

  首先从农业改革开始,具体操作就是解放劳动力,打击奴婢买卖。

  其次,对于重新划分的土地,实行新工具,新作物种植,改变过去作物产量低且种类单一的局面。

  但是,这些方面不但太子殿下不会答应,就是茅正也不一定接受。

  其次还有赋税方面的改革,李昌宪认为有必要取消两税法,实行后世的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至于商业方面,古代很长时期一直没有把商业税作为主要征收税种。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繁荣,尤其是大晋朝出现了众多的富商巨贾大户后,对富商大商人的财产稅征收也是刻不容缓。

  但是这些李昌宪都没有说,其实说了也没有用,土地改革无法进行下去,太子殿下还需要靠这些世家和地主们巩固统治,所以不能对这些人开刀。

  税赋改革更是困难重重,一旦进行税赋方面的改革,将牵扯到各方面的利益,大到动摇国本,小则引起各地的骚乱。

  李昌宪不想像北宋的王安石那样,变革失败,只好无奈地忧病而死。

  堵不如疏,要想大晋朝摆脱经济上的压力,只有另辟蹊径,扩大大晋朝人的野心和欲望,让他们纳入自己的规划设计之中。

  想到这里,李昌宪笑着说道:“殿下,要想解决朝廷目前财政方面的困难,臣有几个小想法可以让朝廷暂时摆脱困境,但是如果让大晋朝永久摆脱财政上的压力,还需要进行大的变革。”

  “李卿家请讲,本宫愿意洗耳恭听。”

  “我曾经听茅大人说户部已经是无钱可用,那么户部最急迫的问题就是如何搞到一大笔钱。”

  “事实上搞到一大笔钱并不难,其实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发行国债,向民间开始借钱。

  众所周知,朝廷没有钱,但是民间却有钱,而且民间的钱还是很多。

  茅大人,你家里缺钱吗?殿下东宫内缺少钱吗?”

  太子和茅大人面面相觑,他们顿时哑口无言,无论是太子和茅正,他们都不缺少钱,但是却没有拿出来给朝廷使用的念头。

  虽然太子和茅正很尴尬,但是他们都老实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可李昌宪的观点。

  “朝廷发行国债,可以吸收民间的闲置资金,帮助朝廷渡过财政困难的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