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3|第 303 章_穿到古代当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献呢。

  宋时便安慰赵学生,以后杂交出性状稳定的二代,便用他这个瑞字取名。不过这株野败天生不育,跟祥瑞的名字不搭,还是取其“野外所生,雄蕊败育”的本质为名更好。

  他是个院长,研究院唯一一位院士又是他的亲老公,不消说是支持他的,学生们无法再争,只能老老实实地在实验记录里写下“野败”这个注定录诸青史的名字。

  众人给它定了名,画了图,就地开会研究如何授粉:这株珍贵的母本不敢移动,必须取正在开花的品种水稻来就它,且必须速取速授,免得失活。

  幸好琼州世代耕读为业,水稻经过千百年改良,也有七十来个叫得出名的品种,挑得出正在扬花的矮杆良种来配它。

  一群学生骑车飞奔出去寻稻花,将近处农田里生得最好的良品籼稻整株地挖来。宋时和桓凌也是从未有过地紧张,怕学生们力弱筋软,打不出足够的花粉来,便也不敢假手他人,自个儿逐枝剪颖,扑簌簌地敲下漫天花粉洒到雌蕊柱头。

  崖州衙门上下与本里本村的里长、保甲、百姓们也同样紧张地盯着此花,派专人日夜守护,连只蜜蜂都不叫它飞近。

  这一整个花期,崖州上下官民都被杂交水稻折腾得心悬身疲。然而这烦恼也是甜蜜的烦恼,只一天天看着颖花败落,结出饱满成熟的谷粒,所有人心中便都充满希望。

  到腊月大熟之时,这株野稻也收了近百粒稻谷。学生们将整株水稻挖出来固定,按着当初的标记,一穗穗取下稻粒,依其父株的品类分开保存。

  冬收之后又该是冬种,这些杂交出来的稻粒种下去,若都显示出雄性不育的特质,他们便是找到真的不育系了。

  宋桓两人心头那根弦仍旧绷得紧紧的,就像之前伺候扬花的野稻一样,亲自带着学生育秧、移栽下了大田,看着它们株株返青,移栽成功,才将剩下的田间管理交给了学生和于县令寻来的熟手稻农。

  底下学生日夜紧盯着二代的培养,他们两人便可腾出手办别的事了。

  杂交水稻这样的大项目不是他们这区区三十几人,甚至不是一个琼州府供得起的,而是牵扯天下的大计。但朝廷议政的效率他们自是知道的,杂交水稻项目才刚起步,还没看出优势,只怕至少得等个一年半载才能得到朝中反馈。

  好在他们还有名声,有从前做的项目打下的信誉,可以先贷来些银粮人才用。

  他二人就先一丝不苟地整理出了十数万字的雄性不育水稻管理记录,修订成书,自掏腰包去福建麻沙出版。

  别人印书还要在封内印一句“如有盗印,千里必究”,他们内封只印广告,望看到此书的牧民官送些良种来支援他们的杂交水稻项目;也欢迎各地名士、大户带着银子和人才来学习。

  麻沙版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