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0|第 290 章_穿到古代当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人离京后第一站便去了天津。

  天津,天子渡过之津,只是这世界换了位天子给它起名,建的城也比宋时穿来的那个时间线大些,是个县城——这也好理解,毕竟是天天在气象预报上常看见的城市,突然就没了,哪个穿越者心里也觉得别扭啊。

  托了郑太·祖的福,他们定位大港油田就方便了许多。

  虽说大港的浅层油气田也有1200-2000米深度,现代的科技水平开发不出来,也理当探不出来,可谁叫他名气高,是当今“理学”第一人呢?

  汉朝的经学大师都能给宇宙初生状态编出个太易太初太始太素,还一用几百年没人质疑,那他提前算定渤海港有油气田也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神仙行径。

  ——大不了多写几篇论文,抄几个别人看不懂的公式,剩下的都推到那些有异议的人学业不够扎实上就是了。

  不过退休干部的心态和在职的基层公务员自然不同,找起油田来就不像从前在汉中探矿时那么雷厉风行,而是带了几分游山玩水的休闲心态。

  宋·退休·翰林·时在看到海河并不宽阔但充满生机的水道时,也萌生了一片诗意,酝酿半晌,深吸一口气,对着水声涛涛的河面高声道:“桓小哥哥,来作首诗听听。”

  他叫声哥哥也要加个小字,不肯吃亏的小心思简直昭然若揭。不过桓凌连“贤侄”这称呼都笑纳过,自然也不介意当个小哥哥,只抬手在他额前点了一下,便对着宽阔平静的河面作起诗来。

  河水缓缓而逝,诗句亦连缀不绝,却是一联柏梁诗。宋时听了几句,便觉着站在河边吟诗不大有情调,吩咐人弄个小船来。

  游船就行,不要几层高的官船,一两个渔人掌舟,他们可以在河中边垂钓边联句。

  诗联成什么样不要紧,泛舟钓鱼有意思就好了。宋时甚至想要弄个以前在公园游湖时租的脚踏船,不需要船夫,只他们两个人坐在船里慢悠悠地边踩边赏风景……

  咳,脚踏船没有,双人船他也不会划,还是找个有人撑的船方便。

  海河是货运繁华之地,他们虽已退休,不能随意征用官船,却也很快便租着了一只两人撑的游船。船身长数米,当中架起一人高的船舱,内设桌椅、矮榻供人休息,船头支着一个小煤炉,有渔妇帮忙烧水做饭。

  两位大人满意地上了船,吩咐随行家人借两个鱼竿来,两位大人就顶着春日水面的寒风将鱼竿架在船弦边,站在船头对景联诗。

  钓鱼本就是为修身养性,不必计较钓得上来钓不上来,反正这船家会下网打鱼的。

  宋时三场之内天下第一的逻辑,说出来的话定是没错的。他桓师兄于是点点头,也只站在一旁看看半浸在水中的鱼漂起起伏伏,兴至来了才提起竿来看一眼,也不在意上头有没有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